民國六十三年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成立社會工作組,復於民國六十八年首創臺灣第一所日間部大學社會工作系,更在民國七十三年成立全國第一所社會工作研究所 ( 碩士班 ) ,民國八十三年成立全國第一所社會工作研究所博士班。
至民國112年8月止,本系學士班畢業系友已有46屆4526人,碩士班畢業系友42屆538人、博士班畢業系友23屆92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 111學年度
- 110學年度
- 109學年度
- 108學年度
- 107學年度
- 106學年度
- 105學年度
- 104學年度
- 103學年度
- 102學年度
- 101學年度
- 100學年度
- 99學年度
- 98學年度
- 97學年度
- 96學年度
- 95學年度
- 94學年度
- 93學年度
- 92學年度
- 91學年度
- 90學年度
- 89學年度
- 88學年度
- 87學年度
- 86學年度
- 85學年度
- 84學年度
- 83學年度
- 82學年度
- 81學年度
- 80學年度
- 79學年度
- 78學年度
- 77學年度
- 76學年度
- 75學年度
- 74學年度
- 73學年度
- 72學年度
- 71學年度
- 70學年度
111學年度(111年9月~112年7月畢業)(東海全校第65屆)
【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第38屆】(社工碩士第42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口試委員 |
112-1 529 | 梁多嘉 G08560102 | 寄養家庭照顧輕度智能障礙兒少經驗之研究 | 112.1. | 劉珠利 | 鄭怡世 游美貴 |
112-2 530 | 蔡蕎安 G06560101 | 政府部門「補助民間單位社會工作人員薪資制度計畫」對社福組織敘薪制度的影響—經濟行為觀點的個案分析 | 112.1. | 鄭怡世 陳文典 | 黃盈豪 |
112-3 531 | 廖若婷 G08560110 | 男同志性侵害當事者的創傷調適與求助歷程探究 | 112.1. | 郭惠瑜 | 王青琬 鍾道詮 |
112-4 532 | 李怡蓁 G09560103 | 台灣的東南亞新住民新聞之框架分析-多元文化社會工作的觀點 | 112.6. | 王篤強 | 呂朝賢 廖美蓮 |
112-5 533 | 葉倬澔 G10560105 | 非營利居家式長照機構因應長照2.0使命與經營策略之研究 | 112.7. | 蕭文高 | 呂朝賢 張玉龍 |
112-6 534 | 柯佳伶 G04560105 | 新冠肺炎疫情下弱勢兒少社區照顧服務模式轉變初探:以馬興社區的服務經驗為例 | 112.7. | 鄭怡世 | 蕭文高 黃上豪 |
112-7 535 | 陳冠廷 G10560104 | 都市原住民貧窮困境—以臺中市個案為例 | 112.7. | 呂朝賢 | 陳琇惠 謝玉玲 |
112-8 536 | 黃珮瑜 G10560117 | 青少年社工留任因素之探討 | 112.7. | 呂朝賢 | 陳琇惠 謝玉玲 |
112-9 537 | 邱育群 G09560106 | 果菜市場勞工之家庭照顧需求探討:以屏東某果菜市場為例 | 112.7. | 呂朝賢 | 陳琇惠 陳俊全 |
112-10 538 | 胡雅雯 G09560113 | 眷村女性老人的生活日常與社會需求-以某社區為例 | 112.7. | 呂朝賢 | 陳琇惠 謝玉玲 |
累計42屆畢業生人數:538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0人
110學年度(110年9月~111年7月畢業)(東海全校第64屆)
【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第37屆】(社工碩士第41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口試委員 |
---|---|---|---|---|---|
111-1 523 | 張家樺 G06560114 | 民間問題性飲酒服務及工作者角色初探 | 111.1. | 鄧湘漪 | 鄭期緯 王金永 |
111-2 524 | 陳欣妤 G07560105 | 原住民族部落互助照顧之在地實踐 | 111.1. | 鄧湘漪 | 蔡曉玲 Ciwang Teyra |
111-3 525 | 張雅祺 G07560205 | 成人保護性社工之情緒勞動初探 | 111.6. | 鄭怡世 | 鄧湘漪 卓翊安 |
111-4 526 | 葉孝緹G08560113 | 寄養家庭照顧特殊需求兒少之經驗:社會支持網絡觀點 | 111.7. | 王青琬 | 鄭怡世 吳書昀 |
111-5 527 | 盧文心 G06560209 | 社區居住成年心智障礙者社會參與之初探─以中部地區社區居住單位為例 | 111.7. | 吳秀照 | 陳美智 郭惠瑜 |
111-6 528 | 張家綾 G05560201 | 青年勞工遭遇職業災害與使用職業災害重建服務之探究-以台中市為例 | 111.7. | 吳秀照 | 鄭期緯 陳美智 |
累計41屆畢業生人數:528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6人
109學年度(109年8月~110年7月畢業) (東海第63屆)
【東海社會工作系博士班第21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口試委員 |
---|---|---|---|---|---|
110-1510 | 王友婷G04560213 | 使用日間照顧服務家庭照顧者的照顧負荷與照顧需求相關性之探討-以台中市為例 | 109.11. | 陳琇惠 | 呂朝賢郭俊巖 |
110-2511 | 彭于徵G10056016 | 身心障礙需求評估與福利服務提供措施之回應性評估研究-以宜蘭縣為例 | 109.12. | 陳琇惠 | 王篤強郭俊巖 |
110-3512 | 陳柔羽G06560113 | 志工管理–以社區保護型志工為例 | 110.1. | 呂朝賢 | 王香蘋謝玉玲 |
110-4513 | 黃筠媛G04560203 | 身心障礙者社區資源中心督導功能 | 110.1. | 呂朝賢 | 陳美智張秀玉 |
110-5514 | 詹巧綾G06560206 | 智能障礙者雙重老化家庭:需求、服務與困境 | 110.1. | 呂朝賢 | 陳美智張秀玉 |
110-6515 | 郭宣G04560112 | 我、同伴動物與他人:記述一段在關係中的自我成長? | 110.1. | 鄭怡世 | 郭惠瑜王慧琦 |
110-7516 | 謝葳G07560102 | 兒少保護性社會工作者復原力保護因子與留任意願之相關性研究 | 110.1. | 曾華源 | 陳琇惠白倩如 |
110-8517 | 蘇若瑤G06560116 | 重塑家的意義:無家者與同伴動物的共構歷程 | 110.1. | 鄧湘漪 | 鄭期緯劉一龍 |
110-9518 | 葉素晴G07560208 | 寄養社工執行寄養家庭退場輔導經驗之探討 | 110.4. | 鄭怡世 | 王青琬吳書昀 |
110-10519 | 柯伯函G07560103 | 日間照顧中心社會工作人員之專業倫理困境與因應策略 | 110.6. | 蕭文高 | 鄭怡世張英陣 |
110-11520 | 翁光忞G08560104 | 建置社會福利組織網絡資源平台之行動研究:以臺中市兒童發展社區資源中心為例 | 110.7. | 鄭怡世 | 鄭期緯林雅容 |
110-12521 | 李佳芸G06560201 | 癌末病人與主要照顧者之照顧關係及照顧者預期性悲傷歷程之研究 | 110.7. | 吳秀照 | 鄧湘漪蔡佩真 |
110-13522 | 馬敬閔G05560116 | 老人社會參與、影響因素與活動效益 | 110.7. | 呂朝賢 | 陳琇惠洪惠芬 |
累計40屆畢業生人數:522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3人
108學年度(108年9月~109年7月畢業)(東海全校第62屆)
【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第35屆】(社工碩士第39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口試委員 |
---|---|---|---|---|---|
109-10503 | 林偉婷 | 探究當前居家服務輸送體系中以服務使用者為中心觀點之運用 | 109.1. | 鄭期緯 | 陳琇惠侯建州 |
109-20504 | 施望謙 | 戰與逃:記述一段從權威下的生存經驗尋回自己的歷程 | 109.1. | 鄭怡世 | 郭惠瑜陶蕃瀛 |
109-30505 | 何淑蘭 | 台北市居家服務使用者自我照顧能力、居家服務需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研究 | 109.1. | 曾華源 | 王篤強李仰慈 |
109-40506 | 李奕辰 | 在職家庭照顧者照顧需求之探究 | 109.1. | 呂朝賢 | 陳琇惠洪惠芬 |
109-50507 | 李世祥 | 合作社教育如何可能?實務現場的考察 | 109.1. | 王篤強 | 鄧湘漪張英陣 |
109-60508 | 何麗麗 | 受暴婦女藝術創作體驗與自我覺察之探究 | 109.7. | 王秀絨 | 鄭怡世汪淑媛 |
109-70509 | 熊婧均 | 走出婚暴的陰霾、從受助者到助人者角色轉換之自我分析探究 | 109.7. | 曾華源 | 鄭怡世施教裕 |
107學年度(107年9月~108年7月畢業)(東海全校第61屆)
【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第34屆】(社工碩士第38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口試委員 |
---|---|---|---|---|---|
108-10493 | 郭虹麟 | 居家照顧服務員的社會支持、工作壓力與角色壓力之研究 | 107.11. | 彭懷真 | 呂朝賢蕭至邦 |
108-20494 | 王秀萍 | 從破碎到重建-我與安置少女的同行路 | 108.2. | 鄭怡世 | 韓意慈莊文芳 |
108-30495 | 韓郁姍 | 高齡服務在原鄉之文化樣貌初探–以部落文化健康站為例 | 108.1. | 鄭期緯 | 鄧湘漪郭俊巖 |
108-40496 | 黃 婷 | 社工系學生打工經驗、實習與就業意向之探討 | 108.1. | 呂朝賢 | 黃聖桂蕭文高 |
108-50497 | 王婷萱 | 以優勢觀點看見我在社會工作歷程中的轉變 | 108.1. | 陳琇惠 | 王篤強施世駿 |
108-60498 | 林佳宜 | 兒少保護通報案件成案調查決策之研究 | 108.7. | 呂朝賢 | 黃聖桂謝玉玲 |
108-70499 | 沈名媛 | 臺中市FAP職災勞工重返職場之路 | 108.7. | 吳秀照 | 黃聖桂陳美智 |
108-80500 | 朱慧敏 | 安置機構督導者的自我確定歷程 | 108.7. | 曾華源 | 鄭怡世陳玫伶 |
108-90501 | 余如卿 | 社會工作學生對機構實習支持度、實習教學品質與社會工作專業形象認知之相關性研究 | 108.7. | 曾華源 | 王篤強白倩如 |
108-100502 | 許黃芬蘭 | 居家照顧服務員知覺督導功能、督導關係與自我表現評價之相關性研究 | 108.7. | 曾華源 | 王篤強白倩如 |
累計38屆畢業生人數:502人本學年畢業人數:10人
106學年【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第33屆】(社工碩士第37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口試委員 |
---|---|---|---|---|---|
107-1 486 | 曾玉燕 | 「社區居住」智能障礙住民生活與人際關係支持之研究-中部機構社區居住教保人員之服務觀點 | 107.2. | 吳秀照 | 鄭怡世 王育瑜 |
107-2 487 | 梁芮瑄 | 寄養父母需求評估工具之發展 | 107.2. | 鄭期緯 | 莫藜藜 李孟蓉 |
107-3 488 | 王稜吟 | 愛與礙–身障貧窮者的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及內在心理機制 | 107.7. | 王篤強 | 呂朝賢 陳心怡 |
107-4 489 | 張劭華 | 台灣地區老人長期照顧、養護及安養機構收案決策之相關因素探討 | 107.7. | 高廸理 | 鄭怡世 施麗紅 |
107-5 490 | 鄭雅文 | 屏東縣失能老人居家式喘息服務使用者的社會心理現況探究 | 107.7. | 王篤強 | 高廸理 施麗紅 |
107-6 491 | 李怡靜 | 醫院志工團隊運用即時通訊軟體與志工組織承諾之相關探討 | 107.7. | 曾華源 | 鄭期緯 郭靜晃 |
107-7 492 | 王盟謹 | 社會福利機構內部服務品質、社工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相關性研究 | 107.7. | 曾華源 | 王篤強 白倩如 |
累計37屆畢業生人數:492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7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105學年【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第32屆】(社工碩士第36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口試委員 |
---|---|---|---|---|---|
106-1469 | 游百喬 G10056018 | 尋找力量與自我的鍛鍊過程—一段個人神話的經驗 | 105.11. 4年 | 王秀絨 | 鄭怡世 王增勇 |
106-2470 | 黃姿璇 G10056022 | 兒少安置機構生活輔導員採行復原力策略之經驗探討 | 106.2. 4年 | 黃聖桂 | 吳秀照 王秀燕 |
106-3471 | 盧弘健 G02562003 | 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服務–選擇、定位與變革 | 105.11. 3.5年 | 呂朝賢 | 陳琇惠 何華欽 |
106-4472 | 林碧如 G10056011 | 阿拉丁神燈精靈的救贖:一個初成年期家庭照顧者之照顧經驗 | 106.1. 4年 | 王篤強 | 呂朝賢 龍紀萱 |
106-5473 | 黃宇君 G10056013 | 走在成為自己的路上 | 106.6. 4年 | 鄭怡世 | 陶蕃瀛 成虹飛 |
106-6474 | 賴雅雯 G99560203 | 台中市身心障礙支持性就業服務員職務認知之探討 | 106.8. 4年 | 吳秀照 | 鄭怡世 陳美智 |
106-7475 | 貝婉莉 G03560701 | 國際福利服務發展拓點歷程之探究-台灣明月社會福利機構於東南亞拓點案例分析 | 106.6. 3年 | 曾華源 | 鄭期緯 林秉賢 |
106-8476 | 張珮渝 G02561008 | 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尋求學前融合教育資源之經驗與需求 | 106.6. 4年 | 呂朝賢 | 鄭期緯 謝聖哲 |
106-9477 | 蘇郁歆 G03560105 | 青少年社群網站使用、線上社會支持與生活壓力相關之研究 | 106.6. 3年 | 呂朝賢 | 陳琇惠 謝聖哲 |
106-10478 | 李佳蓁 G03560112 | 高風險家庭計畫執行分析 | 106.6. 3年 | 呂朝賢 | 陳琇惠 謝聖哲 |
106-11479 | 賴佩宜 G03560110 | 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的運作模式與挑戰-以「角落微光文化有限公司」為例 | 106.6. 3年 | 呂朝賢 | 鄭怡世 涂瑞德 |
106-12480 | 王姝淳 G03560109 | 高雄地區社會工作人員勞動現況、薪酬制度及薪資決定因素之初探 | 106.7. 3年 | 呂朝賢 | 王篤強 涂瑞德 |
106-13481 | 鍾欣儒 G10056003 | 101年臺中市青少年戲劇工作坊之個案研究 | 106.6. 4年 | 王秀絨 | 鄭怡世 張貴傑 |
106-14482 | 劉奕汶 G02561007 | 私部門社會工作者知覺公私部門兒少保個案處遇衝突成因與衝突因應之研究 | 106.8. 4年 | 曾華源 | 王篤強 白倩如 |
106-15483 | 尤郁晴 G10056010 | 慢性精神障礙者家庭支持及其家屬使用精神復健相關資源之研究-以康復之家為例 | 106.6. 4年 | 陳琇惠 | 呂朝賢 郭俊巖 |
106-16484 | 陳佩君 G10056015 | 貧窮線底下的世界~經濟弱勢者的日常生存策略 | 106.8. 4年 | 王篤強 | 呂朝賢 陳心怡 |
106-17485 | 林月英 G10056020 | 社福機構運用外聘督導之角色期望、督導關係與督導功能相關性研究 | 106.7. 4年 | 曾華源 | 鄭期緯 張秀玉 |
累計36屆畢業生人數:485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7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104學年【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第31屆】(社工碩士第35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口試委員 |
---|---|---|---|---|---|
105-1458 | 王騰翔 G01560102 | 我是「沒用的人」?一位碩士生走向自主學習的歷程 | 105.1. 3.5年 | 鄭怡世 | 成虹飛 王增勇 |
105-2459 | 徐婉茹 G99560216 | 台灣中部地區醫務社會工作者醫療補助原則之研究 | 105.1. 4年 | 王篤強 | 呂朝賢 龍紀萱 |
105-3460 | 周宛樺 G02561005 | 機構安置少年歸屬感、多元參與機會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 105.6. 3年 | 曾華源 | 白倩如 李仰慈 |
105-4461 | 江咅芳 G02561010 | 使用台中市居家服務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照顧需求之探討 | 105.6. 3年 | 高廸理 | 王篤強 黃松林 |
105-5462 | 許宸耀 G99560107 | 在死胡同裡找不到出路的覺解、再覺解 | 105.6. 4年 | 鄭怡世 | 陶蕃瀛 成虹飛 |
105-6463 | 陳威宇 G02561014 | 貧窮青少年之剝奪經驗、因應策略與社會關係 | 105.6. 3年 | 呂朝賢 | 王篤強 涂瑞德 |
105-7464 | 陳昱禕 G02561012 | 男性親密關係暴力相對人接受整合性計畫服務經驗之研究:一個專業關係的角度 | 105.6. 3年 | 劉珠利 | 鄭怡世 游美貴 |
105-8465 | 趙含章 G02562008 | 東南亞新住民女性使用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資源之探究─以中部以北地區為例 | 105.6. 3年 | 吳秀照 | 鄭怡世 卓春英 |
105-9466 | 黃雅音 G01560211 | 中高齡女性思覺失調症患者照顧議題:一個個案研究 | 105.6. 4年 | 劉珠利 | 鄭怡世 蔡佩真 |
105-10467 | 黃祉瑜 G99560212 | 社工員覺知案主欺騙類型、欺騙容忍度對信任行為相關性之研究 | 105.6. 4年 | 曾華源 | 王篤強 白倩如 |
105-11468 | 歐東隆 G03560101 | 兒少保護社會工作者的專業認同、風險管控效能與進案傾向相關性 | 105.6. 2年 | 曾華源 | 王篤強 白倩如 |
累計35屆畢業生人數:468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1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103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30屆】(社工碩士第34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104-1 437 | 蔡宗軒 G10056007 | 農民所得保障制度之研究—農保被保險人觀點 | 103.11. 3.5年 | 陳琇惠 | 王篤強 詹宜璋 |
104-2 438 | 劉幸宜 G99560214 | 台灣老人日間照顧主要從業人員職場疲勞之探討 | 104.1. 3.5年 | 鄭怡世 | 陳琇惠 施麗紅 |
104-3 439 | 葉亭宜 G10056005 | 老人住宅居住者之居住生活狀況調查研究:以臺北市中山老人住宅為例 | 104.2. 3.5年 | 高迪理 | 關華山 黃松林 |
104-4 440 | 洪玉珊 G99560208 | 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使用居家服務經驗之探討 | 104.2. 3.5年 | 吳秀照 | 鄭怡世 陳美智 |
104-5 441 | 胡育菱 G10056002 | 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配偶家庭權力探究:以智能障礙者之配偶為例 | 104.2. 3.5年 | 劉珠利 | 鄭怡世 游美貴 |
104-6 442 | 黃思恬 G01560212 | 高關懷少年體驗學習團體對復原力培育之研究 | 104.6. 3年 | 曾華源 | 鄭夙芬 白倩如 |
104-7 443 | 鄭茹庭 G01560114 | 個人特質、認知對CEDAW中經濟、就業條文的態度—以中部五縣市勞政及社福人員為例 | 104.4. 3年 | 彭懷真 | 鄭怡世 王秀燕 |
104-8 444 | 梁汕禎 G01560217 | 中部地區社會工作督導角色關係焦慮、督導風格與權力運用策略之相關性研究 | 104.6. 3年 | 曾華源 | 胡慧嫈 鄭夙芬 |
104-9 445 | 鍾武中 G02562005 | 志願服務之參與對人際關係、自覺社會支持、團體歸屬感的影響-以桃園市社區發展協會的老人為例 | 104.4. 2.5年 | 彭懷真 | 陳琇惠 黃松林 |
104-10 446 | 陳思雅 G01560111 | 青年農民社會支持與留農意向之研究 | 104.7. 3年 | 陳琇惠 | 王篤強 郭俊巖 |
104-11 447 | 陳柔佳 G01560204 | 榮民之家老年榮民預立醫療指示簽署行為之調查研究 | 104.6. 3年 | 高迪理 | 吳秀照 蔡佩真 |
104-12 448 | 林坤志 G98560047 | 中部地區保護性工作督導協助社工員因應壓力方法及策略之探究 | 104.7. 4年 | 彭懷真 | 劉麗雯 郭俊巖 |
104-13 449 | 吳怡慧 G01560213 | 成為一個家?–少年安置機構管理者家庭圖像的實踐 | 104.7. 3年 | 曾華源 | 胡慧嫈 白倩如 |
104-14 450 | 謝淑琪 G10056012 | 女性單親微型創業社會網絡發展之探討 | 104.6. 4年 | 吳秀照 | 陳琇惠 陳美智 |
104-15 451 | 張昆新 G10056017 | 臺中市國中導師對輔導人員提供服務認知使用意願與滿意度之研究 | 104.7. 4年 | 王篤強 | 曾華源 白倩如 |
104-16 452 | 張婉茹 G10056009 | 在死亡的幽谷發現愛:一個從破碎經驗中找回自己的故事 | 104.6. 2年 | 鄭怡世 | 王增勇 成虹飛 |
104-17 453 | 游毓君 G10056004 | 服務對象眼中的助人關係–兒少家內性侵害被害人接受社工服務之經驗探究 | 104.7. 2年 | 曾華源 | 鄭怡世 鄭夙芬 |
104-18 454 | 林亭廷 G02561003 | 社會工作人員專業認同、規範意識、知覺控制感與責任通報行為之相關性研究 | 104.7. 2年 | 曾華源 | 王篤強 胡慧嫈 |
104-19 455 | 陳煒婷 G02561002 | 偏遠地區原住民青少年生涯資本與生涯抉擇之相關性研究 | 104.7. 2年 | 曾華源 | 王篤強 白倩如 |
104-20 456 | 許家豪 G01560119 | 日照中心老人自主性、滿意度及時間運用之探究–臺中市、雲林縣為例 | 104.7. 2年 | 彭懷真 | 陳琇惠 王秀燕 |
104-21 457 | 馬梅芬 G98560032 | 父權體制與污名~以非預期生育之單身留養青少女的生命經驗為例 | 104.7. 4年 | 王篤強 | 陳宇嘉 廖美蓮 |
累計34屆畢業生人數:457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21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102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29屆】(社工碩士第33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103-10418 | 蔡韻如 | 從學習助人中看見自己變化的軌跡:一個研究生的自覺與轉化 | 102.12. | 鄭怡世 | 陶蕃瀛韓意慈 |
103-20419 | 黃俞禎 | 國民年金保險政策認知與政策順服之研究—以女性被保險人觀點分析之 | 103.1. | 陳琇惠 | 王篤強詹宜彰 |
103-30420 | 夏宜珍 | 智能障礙者穩定就業之個案研究~以中部某啟智教養院合作場(廠)為例 | 103.1. | 吳秀照 | 鄭怡世陳美智 |
103-40421 | 周耕妃 | 抉擇之愛~雙重老化智障者家庭父母之愛與痛 | 103.1. | 簡春安 | 卓春英陳政智 |
103-50422 | 楊彣華 | 社會工作相關科系學生對實務工作內容覺知之探究:以2013年的應屆畢業生為研究對象 | 103.7. | 鄭怡世 | 高廸理韓意慈 |
103-60423 | 張菡容 | 醫院志工督導所面臨之人情困境與因應模式 | 103.7. | 曾華源 | 王篤強郭靜晃 |
103-70424 | 張雅惠 | 貧困家庭照顧者撫育發展遲緩兒的經驗探究 | 103.5. | 鄭怡世 | 王秀絨林雅容 |
103-80425 | 廖姿芊 | 兒少保護社工人員溝通行為、信任與協同合作之相關性研究 | 103.7. | 曾華源 | 王篤強郭靜晃 |
103-90426 | 黃文勸 | 社福人員從事志願服務的社會影響與社會交換之研究–以中部地區政府社會工作科及社會救助科工作人員為例 | 103.6. | 彭懷真 | 呂朝賢方孝鼎 |
103-100427 | 林欣諭 | 台中市高中生志願服務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 | 103.5. | 彭懷真 | 呂朝賢劉邦富 |
103-110428 | 黃千珊 | 身心障礙者參加國民年金保險權益認知與滿意度之研究 | 103.6. | 陳琇惠 | 呂朝賢郭俊巖 |
103-120429 | 洪雅玲 | 兒保社工人員知覺督導品質與風險控制感之相關性研究 | 103.6. | 曾華源 | 鄭夙芬白倩如 |
103-130430 | 陳詩怡 | 新移民喪偶女性的單親生活經驗之探究 | 103.6. | 劉珠利 | 彭懷真翁毓秀 |
103-140431 | 陳慧雯 | 安寧療護社會工作者參與跨專業醫療團隊之經驗探討 | 103.6. | 劉珠利 | 鄭怡世龍紀萱 |
103-150432 | 吳佩璇 | 家扶受扶少年復原力環境保護因子、社會排除與希望感之相關性研究 | 103.6. | 曾華源 | 王篤強郭靜晃 |
103-160433 | 楊 婕 | 榮家住民的社會支持與憂鬱情緒之探討 | 103.7. | 劉麗雯 | 曾華源曾煥裕 |
103-170434 | 蔡雯瑾 | 兒童少年保護社工人員家外安置決策準則與安置保護行為意向之相關性研究 | 103.7. | 曾華源 | 鄭麗珍胡慧嫈 |
103-180435 | 蔡心媛 | 學校社會工作師角色衝突因應之研究 | 103.7. | 曾華源 | 郭靜晃陳玫伶 |
103-190436 | 曾旭稜 | 高風險社工情緒勞務、自我覺察與關係涉入之相關性研究 | 103.7. | 曾華源 | 郭靜晃張秀玉 |
累計33屆畢業生人數:436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9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101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28屆】(社工碩士第32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102-1 406 | 羅鼎程G99560101 | 台灣公部門社會福利工作人員的工作負荷與生活品質之研究 | 101.10 2.5年 | 鄭怡世 | 高迪理 鄭麗珍 |
102-2 407 | 江雅婷 G98560049 | 從事非典型工作之新移民女性勞動經驗探討 | 102.2. 3.5年 | 吳秀照 | 鄭怡世 陳美智 |
102-3 408 | 謝家函 G97560012 | 唇顎裂成人社會適應歷程的生命敘說 | 102.2. 4年 | 黃聖桂 | 王秀絨 許素彬 |
102-4 409 | 胡裕敏 G99560106 | 社會工作者對經濟扶助家庭受拒經驗、歸因與因應方式之研究—以某基金會為例 | 102.7. 3年 | 曾華源 | 王篤強 鄭夙芬 |
102-5 410 | 呂佳蓉 G99560210 | 提昇大陸籍新移民婦女親職能力團體工作 | 102.7. 3年 | 曾華源 | 劉珠利 鄭夙芬 |
102-6 411 | 黃思瑜 G99560105 | 功能受限老年人使用社會福利服務狀況及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中市北區及中西區之服務為例 | 102.7. 3年 | 高迪理 | 王篤強 黃松林 |
102-7 412 | 傅莉珺 G10056006 | 以社會排除觀點探究台中市女性身心障礙者求職及就就業之困境 | 102.7. 2年 | 彭懷真 | 陳琇惠 李易駿 |
102-8 413 | 李苹慈 G96560015 | 飄流離散也是我:一個社工碩士生的敘事探究 | 102.7. 4年 | 鄭怡世 | 陶蕃瀛 成虹飛 |
102-9 414 | 謝宛伶 G10056001 | 經濟扶助過程中的貧窮烙印:貧窮受助者的主觀詮釋 | 102.7. 2年 | 王篤強 | 鄭怡世 呂朝賢 |
102-10 415 | 李孟君 G99560206 | 目睹親密關係暴力兒童復原力與內外化行為相關性研究 | 102.7. 3年 | 曾華源 | 黃聖桂 郭靜晃 |
102-11 416 | 葉秀芳 G96560021 | 台灣地區區域醫院醫務社會工作人員工作負荷之探討 | 102.7. 4年 | 鄭怡世 | 高迪理 蔡佩真 |
102-12 417 | 唐佩霜 G98560020 | 臺中地區失智症家庭主要照顧者使用日間照顧服務與生活品質研究 | 102.7. 4年 | 王篤強 | 高迪理 孫彰良 |
累計32屆畢業生人數:417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2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100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27屆】(社工碩士第31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101-1 386 | 嚴之翔 G96560023 | 社工員從事收養家庭調查及預估之工作經驗探討 | 101.1. 3.5年 | 劉珠利 | 吳秀照 劉邦富 |
101-2 387 | 張智于 G95560034 | 高風險家庭關懷輔導處遇方案社會工作者與服務網絡人員溝通現況之研究 | 101.1. 4年 | 彭懷真 | 陳琇惠 張秀玉 |
101-3 388 | 周宛柔 G98560018 | 新遷居安養或長期照顧機構的老年人社會適應現況之研究 | 101.1. 2.5年 | 高迪理 | 王篤強 黃松林 |
101-4 389 | 黃意雯 G98560002 | 非營利組織志工社會資本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 101.1. 2.5年 | 曾華源 | 王篤強 陳麗欣 |
101-5 390 | 孫德利 G95560033 | 社區慢性精神病患自我健康管理團體之成效分析 | 101.1. 4年 | 曾華源 | 宋麗玉 蔡佩真 |
101-6 391 | 杜耀星 G96560042 | 公立教養機構工作人員對成年智能障礙院民性權益與性照顧行為意向之研究 | 101.1. 4年 | 王篤強 | 彭懷真 張秀玉 |
101-7 392 | 湯雅婷 G98560001 | 社會工作系學士班學生實習結構、學習投入與專業認同相關之研究 | 101.5. 3年 | 曾華源 | 吳秀照 胡慧嫈 |
101-8 393 | 陳幸儀 G98560038 | 兒少保社工專業繼續教育學習取向與學習遷移之相關性研究 | 101.7. 3年 | 曾華源 | 陳麗欣 王文瑛 |
101-9 394 | 廖敏軒 G98560040 | 社會工作研究所學生系所支持、學習規劃取向與學習自我效能相關性研究 | 101.7. 3年 | 曾華源 | 王篤強 郭靜晃 |
101-10 395 | 蘇文仙 G98560017 | 擠壓、碰撞與出路–災變新手社會工作者的工作經驗初探 | 101.7. 3年 | 鄭怡世 | 黃肇新 劉曉春 |
101-11 396 | 楊曉佩 G97560036 | 中部地區原住民鄉國中少女社會支持與生活壓力之研究 | 101.7. 4年 | 彭懷真 | 劉珠利 鄭凱芸 |
101-12 397 | 陳佳琪 G98560044 | 精神分裂症病患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之研究—以中部地區某醫學中心為例 | 101.7. 3年 | 吳秀照 | 高迪理 藍祚鴻 |
101-13 398 | 柯虹伶 G945603 | 社工人員推動兒童課後照顧方案與學校合作之經驗探討—以中部地區弱勢家庭兒童社區照顧支持系統為例 | 101.7. 4年 | 吳秀照 | 黃聖桂 許素彬 |
101-14 399 | 張詩韻 G98560036 | 中途失明者之求助考量 | 101.7. 3年 | 曾華源 | 王篤強 施教裕 |
101-15 400 | 黃靜怡 G97560026 | 參與準備性職場方案的受暴婦女再就業經驗之探討—以高雄某社福機構為例 | 101.7. 4年 | 吳秀照 | 劉珠利 林桂碧 |
101-16 401 | 呂嬌純 G97560031 | S醫院志願服務者個人與組織環境的契合:緣的闡釋 | 101.7. 4年 | 王篤強 | 陳琇惠 呂朝賢 |
101-17 402 | 蔡慈涵 G99560113 | 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工員與網絡成員間合作關係之研究 | 101.7. 2年 | 陳琇惠 | 彭懷真 張菁芬 |
101-18 403 | 劉貞誼 G98560041 | 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核心能力之建構 | 101.7. 3年 | 曾華源 | 傅秀媚 張秀玉 |
101-19 404 | 廖俞琄 G97560034 | 兒少保護機構安置少年計劃返家之研究–少年觀點 | 101.7. 4年 | 黃聖桂 | 劉珠利 趙善如 |
101-20 405 | 吳珮甄 G99560205 | 兒少社工對兒少保護服務評鑑標準認知、專業承諾與評鑑順服行為之相關性研究 | 101.7. 2年 | 曾華源 | 陳琇惠 王秀燕 |
累計31屆畢業生人數:405人 本學年畢業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九十九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26屆】(社工碩士第30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100-1 368 | 簡淑茹 G97560027 | 身心障礙就業服務員與任務環境人員溝通情形之研究 | 100.1. 2.5年 | 彭懷真 | 陳琇惠 張秀玉 |
100-2 369 | 廖銨樺 G97560033 | 台中縣新移民女性使用子女教養資源的經驗與滿意度之研究 | 100.1. 2.5年 | 彭懷真 | 陳琇惠 劉邦富 |
100-3 370 | 周秀如 G97560022 | 督導行為取向、督導關係與受督導者職務勝任感相關性研究 | 100.1. 2.5年 | 曾華源 | 鄭夙芬 張秀玉 |
100-4 371 | 黃郁雯 G97560023 | 醫院志工業務承辦人角色勝任能力、人際關係與續職意向之相關性研究 | 100.1. 2.5年 | 曾華源 | 鄭夙芬 龍紀萱 |
100-5 372 | 林揚崇 G935625 | 寄養服務一線社工員對兒童再安置決策經驗的探討 | 100.7. 4年 | 武自珍 | 簡春安 蔡青芬 |
100-6 373 | 楊子槿G97560001 | 兒童社交技巧發展之研究-以台灣世界展望會台中縣市課後生活教育方案為例 | 100.7. 3年 | 吳秀照 | 高迪理 王文瑛 |
100-7 374 | 王翰一 G98560013 | 中部地區社會處非正式編制社工人力的工作風險感、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度探究 | 100.7. 2年 | 彭懷真 | 陳琇惠 童伊迪 |
100-8 375 | 李瓊瑤G945622 | 六位臺中縣發展遲緩兒童的家長在子女幼小轉銜過程之困境探討 | 100.7. 4年 | 許素彬 | 彭懷真 吳秀照 |
100-9 376 | 高珮熏 G98560021 | 學校社會工作者角色期望、角色關係與團隊合作相關之研究-以中輟服務為例 | 100.7. 2年 | 曾華源 | 郭靜晃 翁毓秀 |
100-10 377 | 鐘文鎂 G96560014 | 台灣民間部門社會工作人員勞動現況之探究:以接受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補助的組織為例 | 100.7. 4年 | 鄭怡世 | 高迪理 鄭麗珍 |
100-11 378 | 練安倢 G97560016 | 個體捐款者捐款決策之探究:以勵馨基金會中區辦事處之捐款人為例 | 100.7. 3年 | 鄭怡世 | 高迪理 涂瑞德 |
100-12 379 | 陳威任 G98560048 | 老人安養及長期照顧機構社會工作人員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相關因素之探討 | 100.7. 2年 | 高迪理 | 王篤強 黃松林 |
100-13 380 | 林子婷 G98560003 | 外籍配偶福利服務措施之回應性評估研究-以臺中市為例 | 100.7. 2年 | 陳琇惠 | 王篤強 李瑞金 |
100-14 381 | 林子宇 G97560013 | 南投縣老人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 | 100.7. 3年 | 陳琇惠 | 彭懷真 李瑞金 |
100-15 382 | 林育陞 G98560004 | 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同儕支持網絡之研究 | 100.7. 2年 | 陳琇惠 | 王篤強 李瑞金 |
100-16 383 | 徐惠萍 G96560027 | 早期療育延續性服務需求之研究 | 100.7. 4年 | 陳琇惠 | 王篤強 張秀玉 |
100-17 384 | 楊秀玲 G98560034 | 社會工作受督導者知覺督導關係、督導者權力表現與專業服務自主性之相關研究 | 100.7. 2年 | 曾華源 | 鄭夙芬 龍紀萱 |
100-18 385 | 李加心 G945606 | 寄養家長從事寄養服務的工作滿足與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 | 100.7. 4年 | 王篤強 | 高迪理 張秀玉 |
累計30屆畢業生人數:385人 本學年畢業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九十八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25屆】(社工碩士第29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99-1 353 | 黃啟胤 G935630 | 智能障礙者庇護工場之探討-以IE為方法 | 99.1. 4年 | 吳秀照 | 黃聖桂 陶蕃瀛 |
99-2 354 | 石承旻 G95560007 | 非行少年司法轉向安置生活教養經驗之研究 | 99.1. 3.5年 | 劉珠利 | 曾華源 胡慧嫈 |
99-3 355 | 蔡明宜 G96560008 | 苗栗縣行動式老人文康休閒巡迴實施方案之評估 | 99.1. 2.5年 | 陳琇惠 | 簡春安 李瑞金 |
99-4 356 | 陳秀雲 G96560044 | 以CORPS模式分析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 99.1. 2.5年 | 彭懷真 | 鄭怡世 陳世堅 |
99-5 357 | 林怡君 G96560022 | 住宿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社會工作人員工作壓力之探究 | 99.1. 2.5年 | 彭懷真 | 陳琇惠 翁毓秀 |
99-6 358 | 蕭秀中 G96560029 | 非營利組織管理者承接公部門福利服務業務互動歷程之研究 | 99.1. 2.5年 | 曾華源 | 趙善如 陳玫伶 |
99-7 359 | 李安爵 G935622 | 早期療育社工人員對組織制度、督導行為之認知與工作滿足感相關性之研究 | 99.1. 4年 | 曾華源 | 劉麗雯 許素彬 |
99-8 360 | 張琇珠 G945642 | 非行兒少機構安置服務社工員之勝任感、風險感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 | 99.6. 4年 | 曾華源 | 劉珠利 胡慧嫈 |
99-9 361 | 陳玟蒨 G96560009 | 台灣民間社會福利組織社會工作人員工作內容之探究 | 99.6. 3年 | 鄭怡世 | 彭懷真 韓意慈 |
99-10 362 | 李沐蓁 G96560030 | 報紙中對社工人員的報導之內容分析:以聯合報與聯合晚報2000年—2009年為例 | 99.6. 3年 | 鄭怡世 | 鄭麗珍 陶蕃瀛 |
99-11 363 | 張郁如 G945641 | 中途致障者配偶壓力與因應之研究—雲林地區中高齡女性照顧者為例 | 99.6. 4年 | 武自珍 | 簡春安 龍紀萱 |
99-12 364 | 蔡宛穎 G97560003 | 資產累積方案對弱勢家庭青年脫貧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青年自立釣竿計畫為例 | 99.6. 2年 | 陳琇惠 | 鄭怡世 翁毓秀 |
99-13365 | 穆春香 G96560043 | 教會醫院執行政府社會福利方案之研究 | 99.6. 3年 | 彭懷真 | 高迪理 陳宇嘉 |
99-14 366 | 邢雅苹 G96560001 | 大學院校社會服務學門老人相關系所課程之研究 | 99.6. 3年 | 彭懷真 | 高迪理 陳宇嘉 |
99-15 367 | 劉佳盈G97560002 | 社會福利非營利組織的關係行銷策略與持續捐贈行為意向之相關性研究─以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為例 | 99.6. 2年 | 曾華源 | 王篤強 陳麗欣 |
累計29屆畢業生人數:367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5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九十七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24屆】(社工碩士第28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98-1 330 | 王之玉 G95560001 | 社會工作人員在身心障礙者成人個案管理服務中自覺工作表現相關因素之研究 | 98.1. | 高迪理 | 吳秀照 黃源協 |
98-2 331 | 林家卉 G95560036 | 社會工作人員在老人居家服務方案中自覺工作表現相關因素之研究 | 98.1. | 高迪理 | 王篤強 黃源協 |
98-3 332 | 史智文 G95560015 | 轉變,從公益行銷1.0進入公益行銷2.0–以羅慧夫基金會兩個行銷個案為例 | 98.1. | 鄭怡世 | 彭懷真 張英陣 |
98-4 333 | 李佩玲 G95560032 | 兒少保社工員的自我效能、角色壓力與專業承諾相關性之研究 | 98.1. | 曾華源 | 王篤強 郭靜晃 |
98-5 334 | 劉齊珠 G95560031 | 家事調解當事人對家事調解經驗之探索性研究-以台中地方法院為例 | 98.1. | 簡春安 | 黃聖桂 劉邦富 |
98-6 335 | 楊巧鈴 G95560054 | 商品化跨國婚姻形成歷程之研究 | 98.1. | 劉珠利 | 簡春安 王 行 |
98-7 336 | 劉怡伶 G95560037 | 機構式收養經驗之探討 | 98.1. | 劉珠利 | 簡春安 馬宗潔 |
98-8 337 | 李伊文 G95560014 | 單親家庭青少年子女承擔親職角色經驗之探討 | 98.6. 3年 | 吳秀照 | 黃聖桂 許素彬 |
98-9 338 | 廖真緻 G95560003 | 慈濟志工訪視關懷之社工專業探討 | 98.6. 3年 | 簡春安 | 鄭怡世 龍紀萱 |
98-10 339 | 李佩娟 G96560006 | 永遠的父母—老年父母照顧成年身心障礙子女之心路歷程 | 98.6. 2年 | 簡春安 | 鄭怡世 龍紀萱 |
98-11 340 | 劉芳安 G95560012 | 非行少年進入觀護體系之歷程與經驗 | 98.6. 3年 | 簡春安 | 黃聖桂 黃松林 |
98-12 341 | 劉芷吟 G96560017 | 兒童保護社會工作者人際關係與工作壓力之研究 | 98.6. 2年 | 簡春安 | 黃聖桂 黃松林 |
98-13 342 | 楊小萱 G945602 | 女性老人知覺被遺棄之經驗探討 | 98.6. 4年 | 蔡啟源 | 黃聖桂 孫彰良 |
98-14 343 | 黃立青 G95560039 | 解開身世之謎:收養家庭身世告知研究 | 98.6. 3年 | 簡春安 | 劉邦富 鄭怡世 |
98-15 344 | 柯明君 G95560002 | 老年安養及長期照顧機構中之社會工作者面對院民死亡之適應狀況探討 | 98.6. 2年 | 高迪理 | 鄭怡世 黃松林 |
98-16 345 | 藍元杉 G935629 | 冒險式體驗學習團體對提升社會工作者自我強度效能之研究 | 98.6. 4年 | 曾華源 | 黃聖桂 胡慧嫈 |
98-17 346 | 陳亭諭 G96560010 | 志願服務者風險認知與倫理行為意向相關性之研究–以中彰地區醫療與輔導類志工為例 | 98.6. 2年 | 曾華源 | 陳琇惠 張秀玉 |
98-18 347 | 丁慈柔 G96560003 | 社會工作系學生專業社會化、專業認知與專業承諾相關性之研究 | 98.6. 2年 | 曾華源 | 鄭怡世 趙善如 |
98-19 348 | 何振國 G945643 | 癌症病人之生命意義與生活品質之關係性探討 | 98.6. 4年 | 龍紀萱 | 蔡啟源 陳世堅 |
98-20 349 | 賴碧怡 G96560025 | 受保護處分少年與社會工作者之依附關係及其行為控制之相關性研究 | 98.6. 2年 | 曾華源 | 郭靜晃 翁毓秀 |
98-21 350 | 李幸蓉 G96560012 | 少年使用互動式網路說謊經驗與說謊行為接受度之相關研究 | 98.6. 2年 | 曾華源 | 王篤強 郭靜晃 |
98-22 351 | 張素梅 G945644 | 兒少保護家庭及高風險家庭接受處遇服務之經驗探討–以台中縣為例 | 98.6. 4年 | 黃聖桂 | 王文瑛 吳秀照 |
98-23 352 | 張君培G945626 | 社會工作者的貧窮意象 | 98.6. 4年 | 王篤強 | 劉珠利 呂朝賢 |
累計28屆畢業生人數:352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23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九十六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23屆】(社工碩士第27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97-1 319 | 李宜珊 | 兒童福利社會工作人員職涯發展狀況之探究 | 97.1. | 彭懷真 | 社工系 碩士班 |
97-2 320 | 黃琇櫻 | 早產兒家庭的父職參與行為及父職壓力之探究 — 以北台灣地區為例 | 97.1. | 彭懷真 | |
97-3 321 | 劉彥芸 | 社會福利組織捐款人網站體驗與捐款意願、捐款者忠誠相關性之研究 — 以某社會福利組織為例 | 97.7. | 鄭怡世 | |
97-4 322 | 林洳瑩 | 非營利組織與廣告公司進行公益廣告合作歷程之探討 | 97.7. | 彭懷真 | |
97-5 323 | 楊美珍 | 中部某醫學中心酒精依賴患者自覺壓力與因應之相關研究 | 97.7. | 彭懷真 | |
97-6 324 | 王麗馨 | 公部門保護性業務社會工作人員關於案主暴力攻擊類型、因素及因應對策之探討 | 97.7. | 彭懷真 | |
97-7 325 | 吳念恩 | 癲癇病患社會支持、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與工作適應之相關性研究 | 97.7. | 曾華源 | |
97-8 326 | 蔡佑岷 | 長期照顧機構老年人之家屬需求調查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 | 97.7. | 高?理 | |
97-9 327 | 蘇惠 君 | 外籍配偶在台社會支持網絡之研究 | 97.7. | 簡春安 | |
97-10 328 | 郭彥棋 | 酗酒者妻子婚姻掙扎的歷程 | 97.7. | 劉珠利 | |
97-11 329 | 簡秀玲 | 婦女參與公共就業方案之就業經驗探討─以南投縣國姓鄉從事照顧服務工作之婦女為例 | 97.7. | 吳秀照 |
累計 27 屆畢業生人數: 329 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1 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九十五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22屆】(社工碩士第26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96-1 306 | 林沛伶 | 智能障礙者社區化支持性就業服務輸送系統之探討 — 以台中縣、市就業服務員觀點為例 | 96.1. | 吳秀照 | 社工系 碩士班 |
96-2 307 | 姚奮志 | 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員對利害盤算與合作意向之相關性研究 | 96.1. | 曾華源 | |
96-3 308 | 韓玉瑛 | 社工人員在人情情境中資源運用原則之研究 | 96.1. | 曾華源 | |
96-4 309 | 莊雅鈴 | 政策倡導過程之研究 — 以婦女政策倡導者為例 | 96.1. | 簡春安 | |
96-5 310 | 卓翊安 | 非自願少年其溝通行為偏好與疏通關係相關性之研究 | 96.1. | 曾華源 | |
96-6 311 | 吳惠文 | 安置輔導機構少女之恥感、命運與性交易行業承諾相關性之研究 | 96.1. | 曾華源 | |
96-7 312 | 張志長 | 兒童福利社會工作者訓練移轉之相關性研究 | 96.7. | 高迪理 | |
96-8 313 | 林秉賢 | 體驗式學習團體對非行少年自我調節影響之研究 | 96.7. | 曾華源 | |
96-9 314 | 張友馨 | 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取向、方案服務品質維持與責信承諾之相關性研究 | 96.7. | 曾華源 | |
96-10 315 | 趙莉玫 | 女性躁鬱症患者之復原力研究 | 96.7. | 劉珠利 | |
96-11 316 | 陳靖雅 | 受刑事宣告之婚姻暴力加害人壓力與因應狀況之探討 | 96.7. | 彭懷真 | |
96-12 317 | 陳主悅 | 醫務社會工作者面臨器官捐贈移植之倫理議題決策過程探討 | 96.7. | 簡春安 | |
96-13 318 | 梁美榮 | 早期療育個案管理服務執行與資源運用:地理資訊系統的應用 | 96.7. | 劉麗雯 |
累計 26 屆畢業生人數: 318 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 13 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九十四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21屆】(社工碩士第25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95-1 295 | 詹譽賢 | 老年人參與日間照顧各類休閒活動之研究 — 以台中市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為例 | 95.1. | 高迪理 | 社工系 碩士班 |
95-2 296 | 滿春梅 | 社會支持與專業處遇對遊民可能自我概念之影響 | 95.1. | 彭懷真 | |
95-3 297 | 鍾佩怡 | 一個遭網友性侵害少女的經驗研究 | 95.1. | 劉珠利 | |
95-4 298 | 陳雅玲 | 建構「發展遲緩兒童父母親職實踐評估量表」 | 95.1. | 簡春安 | |
95-5 299 | 郭世豐 | 社會工作碩士班研究生行銷認知與方案規劃取向之相關性研究 | 95.7. | 曾華源 | |
95-6 300 | 李家蓀 | 更生保護人穩定就業所需的工作社會技能之研究 | 95.7. | 王篤強 | |
95-7 301 | 江雅筑 | 台中市老人使用居家服務經驗之探討 | 95.7. | 吳秀照 | |
95-8 302 | 吳怡萍 | 非營利組織競標社會服務方案研究 — 以中部五縣市為例 | 95.7. | 王篤強 | |
95-9 303 | 陳怡真 | 走過家暴「一個婚暴合併兒虐家庭的蛻變與新生」 | 95.7. | 武自珍 | |
95-10 304 | 蔡明錤 | 精神病患主要照顧者求助經驗與求助抉擇之研究 | 95.7. | 武自珍 | |
95-11 305 | 吳貞儀 | 回首來時路 — 兒童骨癌存活者復原歷程研究 | 95.7. | 簡春安 |
累計 25 屆畢業生人數: 305 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 11 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九十三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20屆】(社工碩士第24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94-1 | 蔡毓瑄 | 接受家庭暴力防治法處遇計畫之婚姻暴力民事保護令相對人對夫妻權力的認知—以高雄縣個案為例 | 94.1 | 彭懷真 | 碩士班 |
94-2 | 王金敦 | 中輟生輔導服務志願人員自我效能、工作壓力與持續服務承諾之研究 | 94.1 | 曾華源 | |
94-3 | 戴如玎 | 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教養子女經驗之探討 | 94.1 | 吳秀照 | |
94-4 | 蔡松芬 | 自殺遺族復原歷程探討—以一個經歷多重親人自殺個案為例 | 94.6 | 林仁和 | |
94-5 | 徐名筠 | 台中市獨居老人對居家服務的認知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 94.6 | 高迪理 | |
94-6 | 張嘉玲 | 台中市獨居老人社會福利服務使用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 94.6 | 高迪理 | |
94-7 | 郭玫怡 | 台中市獨居老人生活狀況之研究 | 94.6 | 高迪理 | |
94-8 | 黃寶中 | 災變事件福利體系資源管理—危機處理中的公私協力關係 | 94.6 | 彭懷真 | |
94-9 | 施婉婷 | 中部地區兒童保護社會工作員專業態度與實踐信託職責意向之相關研究 | 94.7 | 曾華源 | |
94-10 | 張韶文 | 南投縣早期療育服務輸送與滿意度探討 | 94.7 | 曾華源 | |
94-11 | 蘇映伊 | 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工作阻礙與工作成就感相關性之研究 | 94.7 | 曾華源 | |
94-12 | 張雅媜 | 安寧病房癌末病患家屬預期性悲傷之情緒轉換因子探討 | 94.6 | 簡春安 | |
94-13 | 李淑潔 | 「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後續追蹤服務」輔導員服務經驗之探討 | 94.6 | 簡春安 | |
94-14 | 江響芳 | 非營利組織與企業進行募款方案合作聯繫溝通之探究 | 94.7 | 彭懷真 | |
94-15 | 賴正倫 | 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中薪酬制度現況、勞動條件實施與人力資源管理績效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 | 94.7 | 陳世堅 | |
94-16 | 陳彥君 | 寄養家庭照顧受性侵害兒童及少年之經驗探討 | 94.6 | 劉珠利 | |
94-17 | 林明慧 | 未來的我—南投縣仁愛鄉原住民青少年的生涯想望與期待 | 94.7 | 詹宜璋 | |
94-18 | 呂蕙美 | 自殺遺族悲傷反應及調適之研究 | 94.7 | 武自珍 | |
94-19 | 林俐君 | 未婚女性乳癌患者復原歷程之探討 | 94.7 | 武自珍 |
累計24屆畢業生人數:294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9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九十二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19屆】(社工碩士第23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93-1 252 | 鄭雅敏 | 慢性精神病患的工作經驗探討 | 93.1. | 吳秀照 | |
93-2 253 | 楊素雲 | 寄養家庭困擾因應之研究—提前終止後並持續寄養服務之角色調適 | 93.1. | 呂民璿 | |
93-3 254 | 陳淑玫 |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者情感反轉移現象之探討 | 93.1. | 陳世堅 | |
93-4 255 | 藍豔柔 | 醫務社會工作者之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 | 93.1 | 陳世堅 | |
93-5 256 | 柯 素 | 精神分裂病患父親母親壓力因應之探究 | 93.1. | 簡春安 | |
93-6 257 | 左祖順 | 醫務社會工作者面對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壓力因應之研究—以臺大醫院為例 | 93.6. | 呂民璿 | |
93-7 258 | 王媄慧 | 問題解決模式對毒品受戒治人出所計畫之影響—以台中戒治所為例 | 93.6. | 呂民璿 | |
93-8 259 | 陳春秀 | 服役中憂鬱症患者自殺行為之研究 | 93.6. | 林仁和 | |
93-9 260 | 汪憶伶 | 社區志願組織發展歷程之探討—以台中縣東海村社區志工隊為例 | 93.6. | 簡春安 | |
93-10 261 | 高淑雲 | 家庭暴力防治社會工作者工作壓力與因應之探討 | 93.6. | 簡春安 | |
93-11 262 | 徐悌殷 | 彰化縣「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表現相關因素之研究 | 93.6. | 王篤強 | |
93-12 263 | 溫世合 | 醫院志工管理者對組織氣候的知覺與工作投入之研究 | 93.6. | 王篤強 | |
93-13 264 | 柯智慧 | 醫務社會工作者應具備之醫務社會工作核心能力初探~以醫學中心為例 | 93.6. | 曾華源 | |
93-14 265 | 張淑美 | 早期療育通報轉介中心社工人員的工作限制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 | 93.6. | 曾華源 | |
93-15 266 | 紀靜如 | 台北縣無戶籍失依兒童社工處置流程之研究 | 93.6. | 呂民璿 | |
93-16 267 | 謝文心 | 早產兒父母調適歷程之探討—以台中榮民總醫院為例 | 93.6. | 簡春安 | |
93-17 268 | 宋月瑜 | 婚姻暴力受虐婦女離婚後的生活適應之研究 | 93.6. | 簡春安 | |
93-18 269 | 陳慧君 | 台中市北區居家服務支援中心「居家服務方案」之成果評估研究 | 93.6. | 王篤強 | |
93-19 270 | 白倩如 | 慢性精神病患社會職業能力、工作環境中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相關性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 | 93.6. | 曾華源 | |
93-20 271 | 黃英琪 | 早期療育服務使用及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台中縣發展遲緩兒童家長為例 | 93.6. | 王篤強 | |
93-21 272 | 羅佩思 | 影響老人使用居家服務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縣為對象 | 93.6. | 陳宇嘉 | |
93-22 273 | 古孟平 | 以CIPP評估模式評估「新竹市學校社會工作人員輔導方案」 | 93.6. | 彭懷真 | |
93-23 274 | 謝延仁 | 兒童保護案件中施虐父親其父職角色之研究—以身體虐待或疏忽者為例 | 93.6. | 彭懷真 | |
93-24 275 | 王郁甯 | 中部某醫學中心酒癮病人復發再入院之探討 | 93.6. | 劉珠利 |
累計23屆畢業生人數:275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24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九十一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18屆】(社工碩士第22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92-1 231 | 吳淑貞 | 九二一受災戶大專在學青年返鄉工讀服務學習之研究 | 92.1. | 陶蕃瀛 | |
92-2 232 | 廖靜薇 | 台灣地區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者專業認同之研究 | 92.1. | 陶蕃瀛 | |
92-3 233 | 曠慧君 | 兒童腦瘤長期存活者的工作期望與困境 | 92.1. | 簡春安 | |
92-4 234 | 李慧玲 | 高雄市失能老人自費使用居家服務品質之探討 | 92.1 | 陳世堅 | |
92-5 235 | 秦紀椿 | 家庭暴力保護令對受虐婦女的影響之探討—以彰化縣家庭暴力防治中心為例 | 92.1. | 呂民璿 | |
92-6 236 | 侯蓉蘭 | 角色扮演的網路遊戲對少年自我認同的影響 | 92.1. | 曾華源 | |
92-7 237 | 趙 葳 | 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的依附及習得的無助感之研究 | 92.6 | 彭懷真 | |
92-8 238 | 林貞慧 | 老人居家服務督導功能有效品質之探討 | 92.6. | 陳世堅 | |
92-9 239 | 施麗紅 | 台灣地區老人安養及養護機構照顧失智老人之現況調查研究 | 92.6. | 高迪理 | |
92-10 240 | 劉婌齡 | 公部門「婦女保護服務」之社工協助效益—從受暴婦女角度探討 | 92.6. | 簡春安 | |
92-11 241 | 詹惠慈 | 未婚青年性別角色態度與婚姻暴力認知之關係研究 | 92.6. | 簡春安 | |
92-12 242 | 賴玫凰 | 家庭主婦志工參與動機、督導關係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 92.6. | 曾華源 | |
92-13 243 | 王秀燕 | 志工管理者之經營管理理念與組織間合作意向相關性研究 | 92.6. | 曾華源 | |
92-14 244 | 廖素嫺 | 社區老人參與志願服務之研究—以台中縣社區長壽俱樂部為對象 | 92.6. | 陳宇嘉 | |
92-15 245 | 侯建州 | 台灣地區民間社會福利資源中介組織角色與定位之研究—以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為例 | 92.6. | 簡春安 | |
92-16 246 | 周虹君 | 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生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 92.6. | 曾華源 | |
92-17 247 | 李佩靜 | 社會福利相關基金會專職人員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 | 92.6. | 彭懷真 | |
92-18 248 | 蔡依君 | 中輟服務過程學校社會工作人員面臨的衝突、困境與處遇方式之探討 | 92.6. | 呂民璿 | |
92-19 249 | 何依芳 | 寄養家庭的壓力與調適 | 92.6. | 武自珍 | |
92-20 250 | 劉彥伯 | 縣市社工員行使兒童保護公權力之調查研究 | 92.6. | 呂民璿 | |
92-21 251 | 蕭琮琦 | 非營利組織核心能力之研究—以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為例 | 92.6. | 呂民璿 |
累計22屆畢業生人數:251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21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九十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17屆】(社工碩士第21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91-1 214 | 陳曉茵 | 老人保護工作案主服務流程之再建構 — 以台中縣為例 | 91.1. | 蔡啟源 | 社會工作系碩士班 |
91-2 215 | 鄭貴華 | 身體受虐兒童對「家庭重聚」接受意願之探討—以內政部中區兒童之家為例 | 91.1. | 蔡啟源 | 社會工作系碩士班 |
91-3 216 | 王育敏 | 捐款行為之影響因素探討—以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為例 | 91.1. | 蔡啟源 | 社會工作系碩士班 |
91-4 217 | 南玉芬 | 社區健康營造中心之社區推動內涵分析 | 91.6. | 陳宇嘉 | 社會工作系碩士班 |
91-5 218 | 陳秀靜 | 九二一震災災後生活重建工作之研究 | 91.6. | 陳宇嘉 | 社會工作系碩士班 |
91-6 219 | 李貞宜 | 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非營利組織資源連結過程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中區服務中心」為例 | 91.6. | 劉麗雯 | 社會工作系碩士班 |
91-7 220 | 翁文蒂 | 非營利組織推動九二一重建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 | 91.6. | 彭懷真 | |
91-8 221 | 李淑靜 | 警政體系內少年犯罪防制社會工作倫理之探討—以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為例 | 91.6. | 林仁和 | |
91-9 222 | 徐楓雁 | 台灣地區專業社會工作者實踐倡導之研究 | 91.6. | 陶蕃瀛 | |
91-10 223 | 劉玉鈴 | 女性社工員性別意識對專業關係之影響—以婚姻暴力防治社工員為例 | 91.6. | 曾華源 | |
91-11 224 | 練淑婷 | 溝通學習團體對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溝通之影響 | 91.6. | 呂民璿 | |
91-12 225 | 黃郁雅 | 成年男性面對癌症母親死亡之調適過程 | 91.6. | 呂民璿 | |
91-13 226 | 林淑茹 | 服務績效化對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者之影響 | 91.6. | 林仁和 | |
91-14 227 | 李素華 | 社會福利資源媒介行為績效評估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低收入戶第二代脫貧方案為例 | 91.6. | 王篤強 | |
91-15 228 | 陳幼媺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九二一社區重建關懷站與南投縣政府在災後重建社會福利服務合作關係之研究 | 91.6. | 劉麗雯 | |
91-16 229 | 郭守軒 | 組織員工協助方案執行之資源連結模式探討 | 91.6. | 劉麗雯 | |
91-17 230 | 許芳瑜 | 彰化縣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功能之研究—社會工作員之觀點 | 91.6. | 陶蕃瀛 |
累計21屆畢業生人數:230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7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八十九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16屆】(社工碩士第20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90-1 195 | 莊珮瑋 | 台中市單親家長對其國小子女課後照顧安排之研究 | 90.1 | 陶蕃瀛 | |
90-2 196 | 劉光第 | 女性社會工作碩士教育歷程與專業生涯發展狀況之研究 | 90.1 | 彭懷真 | |
90-3 197 | 吳淑玲 | 精神分裂病患者擇偶行為與婚姻狀況 | 90.1 | 林仁和 | |
90-4 198 | 洪雅莉 | 九二一救災社工員創傷壓力與社會工作處遇之研究 | 90.1 | 陳宇嘉 | |
90-5 199 | 林美儀 | 主要照顧者對九二一失親兒童災後照顧歷程之探討 | 90.1 | 呂民璿 | |
90-6 200 | 黃秋華 | 台北市獨居老人使用社會福利服務之研究 | 90.1 | 高迪理 | |
90-7 201 | 洪婉純 | 彰化縣老年人居住狀況與代間互動關係之研究 | 90.1 | 高迪理 | |
90-8 202 | 邱毓玲 | 自閉症者父母之照顧需求探討 | 90.6. | 簡春安 | |
90-9 203 | 蔡佳螢 | 安寧療護志願服務人員參與動機和工作滿足之研究 | 90.6. | 呂民璿 | |
90-10 204 | 黃馨嬅 | 單親家庭青少年子女打工經驗之研究 | 90.6. | 呂民璿 | |
90-11 205 | 劉寶愛 | 癌症兒童的母親告知病童病情之歷程研究 | 90.6. | 呂民璿 | |
90-12 206 | 劉雅雲 | 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職務勝任感與留職意願之研究 | 90.6. | 曾華源 | |
90-13 207 | 張秀玉 | 社會工作者與行政主管對早期療育服務社會工作者角色期待之研究 | 90.6. | 曾華源 | |
90-14 208 | 宋家慧 | 危機邊緣少年自我效能團體工作方案之績效評估研究 | 90.6 | 曾華源 | |
90-15 209 | 詹秀員 | 社區領袖與社區發展功能之研究 | 90.6. | 李增祿 | |
90-16 210 | 林惠娟 | 「我為什麼來上課?!」–影響案主接受親職教育輔導因素之探討 | 90.6. | 彭懷真 | |
90-17 211 | 葛雅琴 | 台灣地區老年人遷居安養、養護機構生活適應之研究 | 90.6. | 高迪理 | |
90-18 212 | 馮怡菁 | 社會工作者在精神醫療團隊之角色研究 | 90.6. | 林仁和 | |
90-19 213 | 陳秋霞 | 青少年從事負標籤休閒活動經驗之研究 | 90.6. | 陶蕃瀛 |
累計20屆畢業生人數:213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9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八十八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15屆】(社工碩士第19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89-1 179 | 黃一秀 | 婚姻暴力之受虐婦女求助歷程之探討 | 89.1. | 彭懷真 | |
89-2 180 | 許玉如 | 新進醫務社工員適應醫療團隊工作之研究 | 89.1 | 蔡啟源 | |
89-3 181 | 潘玲莉 | 基隆市老人居家服務之評估研究 | 89.1 | 蔡啟源 | |
89-4 182 | 林靜瑩 | 宜蘭縣老年人居住安排相關因素之研究 | 89.1 | 高迪理 | |
89-5 183 | 楊玲芳 | 早期療育服務個案管理者執行工作內涵與困境相關因素之研究 | 89.1 | 陳宇嘉 | |
89-6 184 | 盧佳香 | 紅斑性狼瘡患者社會心理需求之研究 | 89.1 | 陶蕃瀛 | |
89-7 185 | 段成富 | 強姦犯罪加害人人際關係與職業功能之研究 | 89.1 | 彭懷真 | |
89-8 186 | 吳敏欣 | 少年強姦犯兩性經驗與性價值觀之研究 | 89.1 | 彭懷真 | |
89-9 187 | 陳伶珠 | 老人諮詢服務之功能研究 | 89.1 | 陳宇嘉 | |
89-10 188 | 陳佩岑 | 台北市托兒所保育人員專業素質與托育服務品質認知之研究 | 89.1 | 曾華源 | |
89-11 189 | 葉燕如 | 台中市單親國中少女教養需求與社會支持需求之探討 | 89.6 | 曾華源 | |
89-12 190 | 黃芸芳 | 高雄地區精神醫療日間留院病友家屬對服務需求之探討 | 89.6 | 呂民璿 | |
89-13 191 | 顧英蕙 | 影響青少年再次犯罪之因素初探 | 89.6 | 呂民璿 | |
89-14 192 | 何雪鳳 | 國中中輟生接受社會福利服務過程之因應行為探討 | 89.6 | 曾華源 | |
89-15 193 | 莊淑雯 | 偏差行為少年父母在家庭教養福利服務需求之研究 | 89.6 | 曾華源 | |
89-16 194 | 林昭宏 | 認輔關係對機構式處遇中受輔少年之影響 | 89.6. | 呂民璿 |
累計19屆畢業生人數:194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6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八十七學年 【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14屆】(社工碩士第18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88-1 175 | 蔡惠雅 | 「代理孕母」生殖治療過程中社會工作介入之處遇服務 — 以醫療團隊人員、不孕症患者的觀點為基礎之研究 | 88.1. | 陳宇嘉 李茂盛 | |
88-2 176 | 蔡惠芳 | 中部地區家庭安置慢性精神病患之探討 | 88.6 | 蔡啟源 | |
88-3 177 | 梁慧雯 | 老人居家服務志工持續參與服務因素之探討—以祥和計畫為例 | 88.6 | 曾華源 | |
88-4 178 | 鐘文君 | 老人居家服務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互動關係之研究 | 88.6 | 陳宇嘉 |
累計18屆畢業生人數:178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4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八十六學年 【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13屆】(社工碩士第17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87-1 162 | 余紅柑 | 老人養護機構監護工作者職業認同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 | 87.1. | 呂民璿 | |
87-2 163 | 呂春英 | 精神分裂病患者的壓力與需求之研究 | 87.1. | 簡春安 | |
87-3 164 | 徐孟愔 | 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偏差行為青少年父母的角色壓力與因應歷程初探 | 87.1 | 曾華源 | |
87-4 165 | 黃俐婷 | 女性乳癌患者之內外控歸因、因應方式與適應結果相關性研究 | 87.1. | 曾華源 | |
87-5 166 | 吳雯婷 | 獨居及僅與配偶同住的老人經濟生活規劃之研究 | 87.1. | 陳宇嘉 | |
87-6 167 | 黃秀雲 | 台灣地區民間社會福利機構人事部門對機構適用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之因應 | 87.6 | 彭懷真 | |
87-7 168 | 方 婷 | 兒童少年保護熱線運作現況之研究—台灣省各縣市社工員的觀點 | 87.7. | 陳宇嘉 | |
87-8 169 | 張惠雯 | 中途學校設置模式之研究—社福機構人員及不幸少女的觀點 | 87.7. | 陳宇嘉 | |
87-9 170 | 許翠紋 | 不幸少女生活型態與再從娼意願之相關研究 | 87.7. | 曾華源 | |
87-10 171 | 江一聖 | 醫院社會工作服務成效之研究 | 87.7 | 簡春安 | |
87-11 172 | 曾仁杰 | 慢性精神病患安置於龍發堂的問題及相關因素之探討 | 87.7 | 林仁和 | |
87-12 173 | 施怡廷 | 發展遲緩兒童對兒童照顧需求之研究 | 87.7 | 高迪理 | |
87-13 174 | 張淑瑩 | 偏差行為國中生復學契機之研究 | 87.1 | 林仁和 |
累計17屆畢業生人數:174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3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八十五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12屆】(社工碩士第16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86-1 156 | 何振宇 | 青少年福利服務義務工作人員對專業倫理的認知、困擾、及其因應之研究──以「幼獅育樂營」義務張老師為例 | 86.1 | 簡春安 | |
86-2 157 | 廖浩成 | 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問題之探究 | 86.6 | 李增祿 | |
86-3 158 | 許坋妃 | 高齡者社會參與動機、參與行為及參與滿意 | 86.1 | 簡春安 | |
86-4 159 | 李文祝 | 台中市南屯區社區老人服務 | 86.1 | 李增祿 | |
86-5 160 | 陳婷蕙 | 婚姻暴力中受虐婦女對脫離受虐關係的因應行為之研究 | 86.6 | 簡春安 | |
86-6 161 | 廖秋芬 | 社會工作員員對兒童保護案件處遇計畫的價值抉擇之研究 | 86.6 | 曾華源 |
累計16屆畢業生人數:161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6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八十四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11屆】(社工碩士第15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85-1 139 | 葉淑娙 | 早產兒父母親的福利需求與服務使用之研究 | 85.6 | 陳宇嘉 | |
85-2 140 | 劉美淑 | 虐待兒童父母壓力源與壓力因應分析 | 85.6 | 簡春安 | |
85-3 141 | 蘇淑慧 | 現階段台灣地區社會福利機構公辦民營狀況之分析 | 85.6 | 簡春安 | |
85-4 142 | 蘇文彬 | 台中市大樓社區民眾休閒生活及時間運用之研究 | 85.6 | 彭懷真 | |
85-5 143 | 游淑華 | 從事色情工作雛妓之生活現況分析 | 85.6 | 簡春安 | |
85-6 144 | 林宜宏 | 外籍勞工工作適應之研究 | 85.1 | 李增祿 | |
85-7 145 | 游育蕙 | 急性住院病患滯留因素探討及其出院問題管理策略應用之研究 | 85.6 | 高迪理 | |
85-8 146 | 黃韻如 | 台灣地區社工教師及機構主管對專業教育之期待 | 85.6 | 李增祿 | |
85-9 147 | 翁淑卿 | 督導方式與社工員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 | 85.6 | 曾華源 | |
85-10 148 | 鍾美智 | 社工畢業生就業概況及離職原因之研究 | 85.6 | 李增祿 | |
85-11 149 | 李忠翰 | 大學男同性戀者社會心理相關因素之探究 | 85.6 | 簡春安 | |
85-12 150 | 梁鳳玲 | 家庭情緒互動程度對精神病患癒後之影響 | 85.6 | 曾華源 | |
85-13 151 | 林武雄 | 偏差行為青少年抗拒輔導策略之研究 | 85.6 | 曾華源 | |
85-14 152 | 李德純 | 社會行政部門資訊化發展影響之研究 | 85.6 | 陳宇嘉 | |
85-15 153 | 王如曼 | 參與家長團體組織對智障者家庭之福利服務使用影響 | 85.6 | 呂民璿 | |
85-16 154 | 楊淑貞 | 社會工作員對女性主義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 | 85.6 | 簡春安 | |
85-17 155 | 李昭蓉 | 低收入老人長期照護資源網絡互動關係對服務效益之影響 | 85.6 | 蔡啟源 |
累計15屆畢業生人數:155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7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八十三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10屆】(社工碩士第14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84-1 127 | 陳金珠 | 精神疾病患者對中途之家復健服務的滿意度研究 | 84.1 | 林仁和 | |
84-2 128 | 周中和 | 生命線工作人員電腦化態度相關因素之研究 | 84.1 | 陳宇嘉 | |
84-3 129 | 陳淑美 | 職災致殘者工作滿意度之研究 | 84.1 | 李增祿 | 館藏 |
84-4 130 | 張麗珍 | 台中縣市腦中風病患家庭對照護方式接受性之探討 | 84.1 | 蔡啟源 | 館藏 |
84-5 131 | 翁慧圓 | 影響國中少年中途輟學因素之探討 | 84.6 | 李增祿 彭懷真 | |
84-6 132 | 魏季李 | 嚴重燒燙傷成人復健參與及社會復健之研究 | 84.6 | 陳宇嘉 | |
84-7 133 | 蕭金菊 | 家屬長期照顧慢性病老人對支持性服務需求之探究 | 84.6 | 彭懷真 | 館藏 |
84-8 134 | 呂勻琦 | 社會工作專業生涯承諾影響因素之研究 | 84.6 | 曾華源 | |
84-9 135 | 張惠華 | 精神分裂病人對疾病的自我標籤與社會適應之研究 | 84.6 | 曾華源 | |
84-10 136 | 黃佩娟 | 社會福利機構募款方案規劃及其募款結果之探討 | 84.6 | 彭懷真 | 館藏 |
84-11 137 | 黃碧珠 | 家屬對精神病患「基本人權」、「健康照護權利」、「福利權利」態度之研究 | 84.6 | 彭懷真 | |
84-12 138 | 姚淑芬 | 少年逃家與資源運用之研究 | 84.6 | 陳宇嘉 | 館藏 |
累計14屆畢業生人數:138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2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八十二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9屆】(社工碩士第13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83-1 114 | 謝秀貞 | 醫務社會工作者在職訓練與職務勝任感之研究 | 83.6. | 曾華源 | |
83-2 115 | 孫東顯 | 青少年電視暴力訊息接觸與暴力行為之研究 | 83.6 | 李增祿 呂民璿 | 韓國籍生 |
83-3 116 | 陳淑芬 | 殘障福利機構專業人力運用與社會工作服務推展之研究 | 83.6 | 高迪理 | |
83-4 117 | 胡婉雯 | 移居台中都會區原住民社會服務資源使用與服務需求之研究 | 83.6 | 陳宇嘉 | |
83-5 118 | 林美珠 | 家庭主婦參與志願服務對家庭關係之影響 | 83.6 | 陳宇嘉 | |
83-6 119 | 李路加 | 處遇機構收容少年服務需求之研究 | 83.6 | 陳宇嘉 | |
83-7 120 | 韓青蓉 | 精神分裂病人家屬教育方案之成效研究───以省立草屯療養院為例 | 83.12 | 簡春安 | |
83-8 121 | 蔡美華 | 台灣地區老年人社會福利需求之綜合研究 | 83.6 | 高迪理 | |
83-9 122 | 歐宏偉 | 社會工作實務者家庭訪視態度之研究──以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各地家扶中心為例 | 83.6 | 呂民璿 | |
83-10 123 | 牟秀善 | 影響精神分裂症家屬對治療的順服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 | 83.6 | 曾華源 | |
83-11 124 | 林明禛 | 台灣地區民間社會福利機構參與聯合勸募之研究 | 83.6 | 高迪理 | |
83-12 125 | 黃松林 | 老人養護機構服務提供與被養護者滿意度之研究 | 83.6 | 簡春安 | |
83-13 126 | 李月櫻 | 親子關係與青少年竊盜行為之研究 | 83.6. | 呂民璿 | 館藏 |
累計13屆畢業生人數:126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3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八十一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8屆】(社工碩士第12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82-1 103 | 尤素娥 | 「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服務功能之評估 | 82.1 | 陳宇嘉 | |
82-2 104 | 陳政智 | 台灣地區養老機構財力、人力資源之需求與應用 | 82.6 | 高迪理 | |
82-3 105 | 劉郁芳 | 藥物濫用與青少年之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關聯性研究 | 82.6 | 林仁和 | |
82-4 106 | 尤幸玲 | 醫務社會工作者參與醫療團隊及其角色關係之研究 | 82.6 | 高迪理 | |
82-5 107 | 李閏華 | 父母婚姻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未婚在學學生為對象 | 82.6 | 簡春安 | |
82-6 108 | 張其嫺 | 台北市示範社區婦女參與社區發展之研究 | 82.6 | 李增祿 | |
82-7 109 | 龍紀萱 | 尿毒症患者等待腎臟移植期間的心理社會適應之研究 | 82.6 | 林仁和 | |
82-8 110 | 許釗涓 | 高雄市社會服務機構運用高齡志願服務人力之探討 | 82.6 | 簡春安 | |
82-9 111 | 嚴幸文 | 醫院志願服務人員人格特質和工作滿意度之研究 | 82.6 | 黃堅厚 | |
82-10 112 | 胡慧嫈 |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實習三課程教學與學習情形評估研究 | 82.6 | 曾華源 | |
82-11 113 | 陳淑芬 | 大學補習班重考生壓力源、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 82.6 | 彭懷真 |
累計12屆畢業生人數:113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1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八十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7屆】(社工碩士第11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81-1 089 | 利慶松 | 自閉症患者母親之身心壓力、生活適應與服務需求 | 81.1 | 蔡啟源 | |
81-2 090 | 管貴貞 | 單親青少年的壓力因應策略及其社會適應之研究 | 81.6 | 呂民璿 | |
81-3 091 | 溫文慧 | 強制性輔導之案主受輔態度研究─以受保護管束少年為例 | 81.6 | 黃堅厚 | |
81-4 092 | 王慧琦 | 離婚者生活適應之研究 | 81.6 | 簡春安 | |
81-5 093 | 蘇美機 | 督導員特性、督導實施狀況對「義務張老師」督導滿足之影響 | 81.6 | 蔡啟源 | |
81-6 094 | 吳玉琴 | 台灣原住民生涯發展模式─以雅美都市移民為對象 | 81.6 | 陳宇嘉 | |
81-7 095 | 簡美華 | 憂鬱症患者之「社會支持」研究 | 81.6 | 彭懷真 | |
81-8 096 | 陳興星 | 病人家屬利用醫院社會服務之研究─以台南市成大醫院為例 | 81.6 | 簡春安 | |
81-9 097 | 劉蓮儀 | 男性犯罪青少年刺激尋求、社會支持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 | 81.6 | 黃堅厚 | |
81-10 098 | 沈慶鴻 | 新進義務張老師諮商效果的相關因素研究─以台中「張老師」為例 | 81.6 | 黃堅厚 | |
81-11 099 | 林佳玲 | 影響認養人認養兒童之因素探討─以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為例 | 81.6 | 簡春安 | |
81-12 100 | 曾美玲 | 老年人終老覺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 | 81.6 | 陳宇嘉 | |
81-13 101 | 趙善如 | 社會工作實務者運用研究之情形 | 81.6 | 陳宇嘉 | |
81-14 102 | 門菊英 | 青少年吸食安非他命相關因素之探討 | 81.6. | 呂民璿 | 館藏 |
累計11屆畢業生人數:102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5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七十九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6屆】(社工碩士第10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80-1 080 | 黃千佑 | 虐待兒童的父母之社會心理探索 | 80.1 | 簡春安 | |
80-2 081 | 林美珠 | 憂鬱症患者家庭功能之研究 | 80.6 | 簡春安 | |
80-3 082 | 張璣如 | 中年憂鬱症婦女母親角色失落感之相關社會性因素研究 | 80.6 | 簡春安 | |
80-4 083 | 陳燕琴 | 貧窮者使用社會福利服務之研究 | 80.6 | 高迪理 | |
80-5 084 | 黃素珍 | 父母童年受虐經驗與兒童虐待之研究 | 80.6 | 李增祿 | |
80-6 085 | 王莉莉 | 影響婦女保健服務利用模式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子宮頸抹片檢查為例 | 80.6 | 簡春安 | |
80-7 086 | 謝季燕 | 高雄市老人在宅服務人員服務持續性之研究 | 80.6 | 李增祿 | |
80-8 087 | 鄧明賢 | 澎湖七美離島居民之社會福利需求探討 | 80.6 | 簡春安 |
累計10屆畢業生人數:87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8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七十八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5屆】(社工碩士第9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79-1 069 | 楊珮琪 | 老年癡呆症病患家屬之壓力與需求探討 | 79.6 | 高迪理 | |
79-2 070 | 李侃璞 | 成年智障者年老父母之需求探討 | 79.6 | 高迪理 | |
79-3 071 | 林筠佩 | 大學肢體障礙學生的職業抱負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 79.6 | 呂民璿 | |
79-4 072 | 鄭佩芬 | 醫院社會工作者工作目標優先順序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 79.6 | 呂民璿 | |
79-5 073 | 廖美蓮 | 協談人員婚姻價值觀之探討─以全國生命線為例 | 79.6 | 高迪理 | |
79-6 074 | 洪慧涓 | 影響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自我照顧習慣因素之探討 | 79.6 | 簡春安 | |
79-7 075 | 詹慧雯 | 出院計劃服務現況初步評估性研究 | 79.6 | 簡春安 | |
79-8 076 | 黃中科 | 都市在學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以台中市在學少年為例 | 79.6 | 蔡漢賢 | |
79-9 077 | 羅靜心 | 住院癌症病患家屬的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探討 | 79.6 | 簡春安 | |
79-10 078 | 蔡佩真 | 宗教戒毒之探究 | 79.6 | 簡春安 | |
79-11 079 | 高永興 | 社工人員對個案管理認知之研究 | 79.6 | 高迪理 |
累計9屆畢業生人數:79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2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七十七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4屆】(社工碩士第8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78-1 062 | 李芳銘 | 志願工作者對督導認知及其滿意程度之研究 | 78.6. | 呂民璿 | |
78-2 063 | 郭親儒 | 精神醫療團隊功能之評估研究 | 78.6 | 李增祿 | 過世 |
78-3 064 | 陳儀珊 | 婦女志願工作者之研究 | 78.6 | 呂民璿 | |
78-4 065 | 廖岱珊 | 影響血液透析病患順服性因素之探討 | 78.6 | 簡春安 | |
78-5 066 | 謝淑敏 | 吸膠青少年的社會心理探索 | 78.6 | 簡春安 | |
78-6 067 | 張玲如 | 精神鑑定暴力型案例之家庭研究 | 78.6 | 高迪理 |
累計8屆畢業生人數:67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6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七十六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3屆】(社工碩士第7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77-1 050 | 吳忠進 | 求助經驗與生活適應及輔導滿意程度之相關性─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個案之評估研究 | 77.1 | 李欽湧 | 社會工作研究所 |
77-2 051 | 劉麗珠 | 酗酒對家庭影響之研究 | 77.6 | 李欽湧 | |
77-3 052 | 張意真 | 精神疾病患者支持系統與社會復建關係之研究 | 77.6 | 李欽湧 | |
77-4 053 | 侯琲琳 | 啟聰學校學生家庭疏離感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 77.6 | 簡春安 | |
77-5 054 | 秦 燕 | 自殺企圖患者之社會心理分析研究 | 77.6 | 簡春安 | |
77-6 055 | 賴淑霞 | 中部地區精神疾病醫療網轉介照會工作實施現況之初步評估研究 | 77.6 | 李欽湧 | |
77-7 056 | 黃 蒂 | 生命線志願工作人員工作價值與工作滿足之研究 | 77.6 | 簡春安 | |
77-8 057 | 蘇秀芬 | 工廠青年工作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研究 | 77.6 | 李欽湧 | |
77-9 058 | 許美僟 | 山地父母價值觀之研究─以花蓮秀林鄉為例 | 77.6 | 簡春安 | |
77-10 059 | 吳庶深 | 對臨終病人及家屬提供專業善終服務之探討 | 77.6 | 李欽湧 | |
77-11 060 | 王慶槐 | 保護管束少年家庭同儕與不良行為之研究 | 77.6. | 簡春安 | 缺 |
77-12 061 | 呂素卿 | 台灣地區製造業工廠女作業員婦女角色態度與兩性交往關係之研究 | 77.6. | 熊瑞梅 |
累計7屆畢業生人數:61人 本學年畢業人數:12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七十五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2屆】(社工碩士第6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76-1 040 | 周玲玲 | 精神科出院病人的工作適應─以台北市立療養院門診病人為例 | 76.6 | 李宗派 | 社工所 |
76-2 041 | 林秀慧 | 台灣山地兒童發展需求滿足研究─以宜蘭縣大同鄉泰雅族兒童為例 | 76.6 | 趙雍生 | |
76-3 042 | 黃明慧 | 志願服務機構組織環境與其志願工作者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張老師」為例 | 76.6 | 簡春安 | |
76-4 043 | 周豔宜 | 探討精神官能症患者之婚姻適應─以台大醫院精神科門診個案為例 | 76.6 | 李欽湧 | |
76-5 044 | 邱秀貞 | 夫妻溝通與婚姻滿足之研究──以台中市黎明社區與台中縣國宅社區為例 | 76.6 | 簡春安 | |
76-6 045 | 洪秋月 | 單親婦女支持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 76.6 | 簡春安 | |
76-7 046 | 楊珍真 | 台北市少年不良行為之研究—以機車竊盜少年為例 | 76.6. | 李宗派 | 館藏 |
76-8 047 | 滕青芬 | 台灣省縣市社工員離職行為和離職傾向之研究 | 76.6. | 簡春安 | 缺 |
76-9 048 | 陳德進 | 台灣省地區性急難救助民間志願服務團體之研究 | 76.6. | 趙守博 | 缺 |
76-10 049 | 吳秀櫻 | 一般青少年與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關係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 | 76.6. | 李宗派 | 館藏 |
累計6屆畢業生人數:49人 本學年畢業生人數:10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七十四學年【東海社工研究所碩士第1屆】(社工碩士第5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75-1 030 | 張慧美 | 製造業未婚女性職工休閒之研究─以中部地區兩廠為例 | 75.6 | 熊瑞梅 | 社會工作研究所 |
75-2 031 | 王毓棻 | 台北市寄養父母困擾問題之研究 | 75.6 | 趙雍生 | |
75-3 032 | 王綉蘭 | 傷殘重建服務功能之評估研究─以榮民總醫院傷殘重建中心為例 | 75.6 | 簡春安 | |
75-4 033 | 李麗日 | 國中生人際適應問題之研究─以台中縣立光復國中為例 | 75.6 | 簡春安 | |
75-5 034 | 卓春英 | 病患治療過程中非醫療問題之探討—以省立台南醫院住院病患及家屬為例 | 75.6 | 簡春安 | |
75-6 035 | 林淑芬 | 未婚媽媽問題之研究─以台北市天主教福利會未婚媽媽之家為例 | 75.6 | 郭青青 | |
75-7 036 | 田基武 | 精神分裂病患家屬對疾病調適之研究 ─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門診個案為例 | 75.6 | 郭青青 | |
75-8 037 | 吳秀照 | 台灣省各縣市社政單位組織特性與社政人員組織融入之研究 | 75.6 | 簡春安 | |
75-9 038 | 蘇碧珠 | 托兒所保育員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台中市、嘉義縣公私立托兒所保育員為例 | 75.6 | 李增祿 | |
75-10 039 | 李玉德 | 父母對智能不足兒童反應之研究 | 75.6 | 李增祿 | 缺 |
累計5屆畢業生人數:39人 本學年畢業生人數:10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七十三學年【東海社會學社工組碩士第4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74-1 023 | 莊永智 | 啟智教養機構工作員工作疲乏之研究 | 74.6 | 方鈺旋 | 社會學研究所社工組 |
74-2 024 | 胡美珍 | 離職女作業員的研究─以台中大東紡織廠為例 | 74.6 | 簡春安 | |
74-3 025 | 鄒平儀 | 台中市兒童的發展需求滿足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 74.6 | 簡春安 | |
74-4 026 | 張振成 | 台中市青少年工作價值及職業成熟之研究 | 74.6 | 李增祿 | |
74-5 027 | 林桂碧 | 工廠組織管理與實施工廠社會工作之研究 | 74.6 | 詹歷堅 | |
74-6 028 | 魏美芬 | 親子溝通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市立雙十國中為例 | 74.6 | 簡春安 | |
74-7 029 | 周月清 | 智能不足兒童父母社會困擾之研究 | 74.6 | 詹歷堅 |
累計4屆畢業生人數:29人 本學年畢業生人數:7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七十二學年【東海社會學社工組碩士第3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73-1 012 | 陳武宗 | 高雄市低收入戶老人利用醫療保健服務之研究 | 73.1 | 李增祿 | 社會學研究所社工組 |
73-2 013 | 楊淑美 | 危機調適對意外災害病人和家屬適應效果之研究 | 73.6 | 簡春安 | |
73-3 014 | 王芝芬 | 案主中心輔導理論在現階段台灣社會之可行性 | 73.6 | 鄭心雄 | |
73-4 015 | 許碧芬 | 台灣省國民就業輔導工作人員工作認知之研究 | 73.6 | 李增祿 | |
73-5 016 | 蔡裕婷 | 案主與社會工作員對於服務過程的認知研究 | 73.6 | 簡春安 | |
73-6 017 | 王秀絨 | 台灣私娼之研究 | 73.6 | 簡春安 | |
73-7 018 | 洪耀彬 | 人際溝通方式、組織氣候與工作滿足之研究 | 73.6 | 江玉龍 | 館藏 |
73-8 019 | 黃聖桂 | 國中學生適應行為之認知分析 | 73.6 | 簡春安 | 館藏 |
73-9 020 | 沈淑芳 | 影響台北市低收入老人生活滿意因素之探討 | 73.6 | 詹歷堅 | 缺 |
73-10 021 | 施孋娟 | 志願服務人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 | 73.6 | 簡春安 | 缺 |
73-11 022 | 蘇麗瓊 | 台灣省老人福利工作基層服務人員工作認知之研究 | 73.6 | 江玉龍 | 館藏 |
累計3屆畢業生人數:22人 本學年畢業生人數:11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七十一學年【東海社會學社工組碩士第2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72-1 007 | 謝榮泰 | 墮胎合法化問題之研究 | 72.6 | 孫得雄 | 社會學研究所社工組 |
72-2 008 | 潘才學 | 社區福利服務輸送體系之研究 | 72.6 | 李增祿 | |
72-3 009 | 楊素端 | 精神病患家屬選擇求醫方式之研究 | 72.6 | 吳就君 | |
72-4 010 | 林啟鵬 | 台中張老師督導取向之研究 | 72.6 | 李增祿 | |
72-5 011 | 方忠山 | 我國勞工保險問題與其對策之研究 | 72.6 | 江玉龍 | 過世 |
累計2屆畢業生人數:11人 本學年畢業生人數:5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
七十學年【東海社會學社工組碩士第1屆】
編號 | 研究生 | 論文主題 | 畢業年月 | 指導教授 | 備註 |
---|---|---|---|---|---|
71-1 001 | 李福登 | 台南市老人福利之研究 | 71.6 | 白秀雄 李增祿 | 社會學研究所社工組 |
71-2 002 | 王國羽 | 肢體殘障者職業復健問題與社會工作配合方案之研究 | 71.6 | 江玉龍 | |
71-3 003 | 林聯章 | 工廠員工適應問題與服務措施之研究 –工業社會工作發展之探討 | 71.6 | 謝秀芬 | |
71-4 004 | 胡人傑 | 我國老人社會適應困難之研究—以台中市為樣本模式 | 71.6 | Mrs.Turner | |
71-5 005 | 陳素真 | 台北市托兒所現況之分析與服務模式之試擬 | 71.6 | 謝秀芬 | |
71-6 006 | 趙碧華 | 台灣省縣市社會工作員專業督導滿足之研究 | 71.6 | 徐 震 莊文生 | 館藏 |
累計1屆畢業生人數:6人 本學年畢業生人數:6人
**研究生姓名斜體字表大學部為東海社工系(組)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