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工作是一項瞭解自己、瞭解人、服務人的志業。所以,在大學中的學習,是讓我們不僅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還是一個有「人味」的人。
經歷
學術經歷
實務經歷
專長
研究興趣/領域
這幾年主要關切現代性與(台灣)社會工作的關係,以及思考(台灣)社會工作未來的可能性。在方法上,主要是運用歷史分析、詮釋現象學、論述分析、自我敍說,以及量化研究等方法,進行以下幾個議題的探索:
開授課程
研究成果
- 鄭怡世(2020)。〈「處境學習」在社會工作教育中的運用:以大學部「社會工作研究方法」課程為例〉,《臺大社工學刊》,第四十二期,頁57-94。【TSSCI期刊】
- 鄭怡世(2019)。〈揭露文本的沉默性:以批判論述分析方法應用於「曹小妹事件調查報告」為例〉,《臺大社工學刊》,第三十九期,頁57-104。。【TSSCI期刊】
- 鄭怡世、巫麗雪、劉幸宜(2017)。〈臺灣老人日間照顧服務從業人員職場疲勞之探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二十一卷第二期,頁1-53。【TSSCI期刊】
- 鄭怡世、巫麗雪、葉秀芳(2017)。〈臺灣區域醫院社會工作者工作負荷感受之研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七卷第一期,頁113-150。
- 鄭怡世、蕭琮琦、張緡鏐、周千郁(2015)。〈同理中的跨越:以臺灣Wraparound方案親代與子代夥伴服務經驗為對象的探究〉,《臺大社工學刊》,第三十一期,頁165-216。【TSSCI期刊】
- 鄭怡世(2014)。〈隱沒的追求正義論述:1987-2007年報紙再現社工員實務行動的框架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十八卷第二期,頁73-120。【TSSCI期刊】
- 鄭怡世、鐘文鎂(2014)。〈不友善的勞動處境、不確定的勞動感受:台灣民間社會福利組織社工員勞動現況之探究〉,《當代社會工作學刊》,第六期,頁86-123。
- 鄭怡世、陳玟蒨(2013)。〈台灣民間社會福利組織社工人員工作內容與比重之探討:以聯勸補助的組織為例〉,《聯合勸募論壇》,第二卷第二期,頁23-50。
- 張英陣、鄭怡世(2012)。〈再探 Jame Addams 的社區工作理念〉,《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十六卷第一期,頁87-132。【TSSCI期刊】
- 鄭怡世(2010)。〈國家、福利治理與社會工作:英國1968年後國家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十四卷第一期,頁163-210。【TSSCI期刊】
- 鄭怡世(2007)。〈台灣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1949-1963年「社會部所從事的工作」與「美式專業社會工作」雙元化的社會工作認識〉,《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十一卷第一期,頁153-197。【TSSCI期刊】
- 鄭怡世(2004)。〈從組織間關係的觀點談社會福利組織跨組織/跨業業服務網絡的建構〉,《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頁413-425。
- 鄭怡世(2002)。〈兒童性侵害加害者處遇原則之探討:認知行為治療與因應理論之應用〉,《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六期,頁89-122。【TSSCI期刊】
- 鄭怡世(2002)。〈個案研究法之介紹:兼論其在社會工作實務研究中的運用〉,《社區發展季刊》,第99期,頁415-430。
- 鄭怡世(2001)。〈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經驗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五卷第1期,頁171-210。【TSSCI期刊】
- 鄭怡世(2001)。〈個人捐款行為分析:從「大台北地區民眾捐款行為分析」調查報告談起〉,《社會工作學刊》,第7期,頁101-131。
- 鄭怡世、張英陣(2001)。〈台灣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模式之探討:以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刊》,第7期,頁1-36。
- 鄭怡世、紀惠容(2001)。〈非營利組織間的聯盟:以社會福利組織為例〉,《社會工作學刊》,第8期,頁97-111。
- 鄭怡世(2000)。〈淺論企業的公益贊助:社會福利的另類資源〉,《社區發展季刊》,第89期,頁201-214。
- 莊秀美、鄭怡世(1999)。〈獨居老人的社區化處遇探討〉,《東海社會科學學報》,第18期,頁57-72。
- 鄭怡世(1999)。〈台灣非營利社會福利機構參與社會福利服務探析〉,《社區發展季刊》,第87期,頁312-326。
- 鄭怡世(1999)。〈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倫理困境與決策模式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86期,244-261。
- 鄭怡世(1999)。〈從非營利組織的觀點談台灣捐募法規應有的法律建制〉,《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93-104。
- 鄭怡世(1999)。〈社會團體工作方案設計實務:以勵馨基金會「童年期性受虐生存者團體治療為例」〉,《社會建設季刊》,第99期,頁76-84。
- 紀惠容、鄭怡世(1998)。〈社會福利機構從事社會立法公益遊說策略剖析:以「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立法過程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84期,頁164-177。
- 鄭怡世(2015)。《成效導向的方案規劃與評估(第二版)》。台北:巨流。
-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鄭怡世(2010)。《成效導向的方案規劃與評估》。台北:巨流。
- 鄭怡世(2018)。〈方案規劃與評估〉。收錄於游美貴主編,《社會工作督導: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頁103-134。
- 鄭怡世(2005)。〈非營利組織的個人勸募〉。收錄於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第三處編,《非營利組織培力指南(第三輯)》,頁23-57。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 鄭怡世(2005)。〈經費募款〉。收錄於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編,《老人安養護、長期照護機構社工人員操作手冊》,頁311-332。台北: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 徐震、鄭怡世(2001)。〈社會工作實務中的倫理決策模式〉。收錄於徐震主編,《社會工作倫理》,頁575-607。台北:五南。
- 鄭怡世(2019)。〈「處境學習」在社會工作研究方法課群中的運用之探究〉。發表於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專案辦公室主辦,「107年計畫成果交流會」。台南:成功大學。
- 鄭怡世(2018)。〈哇,這是要做教學的研究:從「處境學習在研究法教學中的運用談起」。發表於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專案辦公室主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說明會暨工作坊」。台中:成靜宜大學。
- Cheng, Y. S. (2017). ‘From Flipped Classroom to Situated Learning: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ocial Work Embodied Knowled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17 Asian Conference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Taiwan.
- Cheng, Y. S. (2017). ‘Teaching and Leaning Hermeneutic–Phenomenology Methodology through Situated Learning to Obtain Embodied and Reflexive Knowledge for Social Workers’, Paper Presented at “European Conference for Social Work Research 2017”. Aalborg University, Denmark.
- Cheng, Y. S. (2016). ‘Concept of “the Poor” and “Social Worker” in Antipoverty Policies in Taiwan: A Discourse Analysis Inquiry’, Paper Presented at “European Conference for Social Work Research 2016”.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ortugal, Portugal. (MOST 103-2410-H-029 -027 -MY2 )
- Hsu, C. Y. & Cheng, Y. S. (2016). ‘What is evidence? Reframing the evidenc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social service and policy process in Taiwan’, Paper will Presented at “33rd FICE and 2nd CYC World Conference”. Vienna, Austria.
- Cheng, Y. S. (2015). ‘Discourse, Power, and Social Work: Interpretation the Methodology of CDA, Using the Death of Girl T in Taiwan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Investig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European Conference for Social Work Research 2015”. Ljubljana, Slovenia. (NSC 102-2410-H-029 -020 -)
- 張雅惠、鄭怡世(2015)。〈勇敢地承擔,耗竭後的再起-貧困家庭主要照顧者撫育發展遲緩兒的經驗探究〉。發表於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主辦,「2015社會工作專人員協會年會暨『看見關懷與正義:社會工作者的對話與行動』研討會」。台北:台北科技大學綜合科館。
- 鄭怡世(2014)。〈全球化、弱勢群體與社會工作:從台灣的經濟困境談社會工作可能的回應與創新〉,發表於台灣社會政策學會、暨南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政策學系主辦,「全球化下的台灣福利服務:服務發展與挑戰」國際研討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Cheng, Y. S. (2014). ‘Pursuing Justice Became an Overshadowed Discourse: News Framing of Social Workers in Taiwan, 1987–2007’, Paper will Presented at “The Global Social Sciences Conference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NSC 101-2410-H-029-027 -)
- 葉秀芳、鄭怡世(2013)。〈累死好人?台灣地區區域醫院醫務社工人員 工作負荷之探討〉,發表於衛生福利部福利人員訓練中心、暨南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政策學系主辦,「未來在等待的社工:社工的明日、明日的社工」國際研討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羅鼎程、鄭怡世(2013)。〈台灣公部門社會福利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與工作負荷之研究〉, 發表於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主辦,「2013社會工作專人員協會年會暨『全球議題與本土解決策略:當代社會工作發展新方向』研討會」。台北:台鐵大樓演藝廳。
- Cheng, Y. S. (2013). ‘Cultivating the Empath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rvice Providers and Their Recipients of High-Risk Families: Cases from Wraparound Program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Risk, Life Course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Asia – A Social Policy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 Cheng, Y. S., Huang, Y. H., & Chung, W. M. (2012). ‘A Survey of the Labour Conditions and Labour Union Movement of Social Workers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EASP and SPA Annual Conference 2012”. University of York, UK.
- Cheng, Y. S. (2012). ‘The “Constitution in Archives: A Debatable Issue on Methodology’, Paper Presented at “Welfare State and Social Work History Research Workshop”.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 鐘文鎂、鄭怡世(2011)。〈社工很「悶」!以接受台灣聯勸補助之組織的社工員勞動現況為例〉,發表於國際社會福利協會中華民國總會、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主辦,「社會工作社會發展:行動與展望」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城中校區5221會議室。
- 陳玟蒨、鄭怡世(2011)。〈社工很忙?!以接受聯勸補助之組織的社工人員工作內容為例〉,發表於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主辦,「2011社會工作專人員協會年會暨『促進社會凝聚:社會工作專業的新視野研討會』研討會」。台北:台鐵大樓演藝廳。
- 李沐蓁、鄭怡世(2010)。〈報紙中的社工員:以聯合報及聯合晚報2000年-2009年的報導為例〉,發表於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主辦,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第十四屆師生論文發表會。台中:東海大學。
- 劉彥芸、鄭怡世(2010)。〈社會福利組織捐款人網站體驗與捐款意願、捐款者忠誠相關性之研究:以某社會福利組織為例〉,發表於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主辦,「2010社會工作專人員協會年會暨『因應風險社會:台灣社會工作的終身專業成長』研討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 鄭怡世、蕭琮琦、張緡鏐、周千郁(2009)。〈同理的陪伴:台灣Wraparound服務方案中家庭夥伴之服務經驗初探〉,發表於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主辦,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第十三屆師生論文發表會。台中:東海大學。
- 張英陣、鄭怡世(2008)。〈Jane Addams社區工作理念之再探〉,發表於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主辦,「社區教育發展與實踐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
- 鄭怡世(2007)。〈國家、知識移植與社會工作:台灣1964-1983年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發表於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主辦,「2010社會工作專人員協會年會暨『跨界與整合:協同合作趨勢下的社會工作專業』研討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 鄭怡世(2006)。〈與「社會行政」及「社會控制」同義的社會工作:台灣戰後1949-1963年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發表於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主辦,「2010社會工作專人員協會年會暨『社工專業的風采與躍昇:專業形象、工作模式、績效展現』研討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 鄭怡世(2005)。〈變遷的面貎:英國1968年後的社會工作發展〉,發表於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主辦,「廿一世紀社會福利省思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任垣樓國際會議廳
- 鄭怡世(2004)。〈社會工作需要什麼樣的社區工作〉,發表於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主辦,「多元化社會議題:社工專業角色重新出發研討會」。台北:台北縣政府國際會議廳。(回應文章)
- Chang, Y. C., Shieh, R., & Cheng, Y. S. (2001). ‘Elderly welfare policy formation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ing Society:East and West”. University of Durham, UK.
- 鄭怡世(2001)。〈兒童性侵害加害者處遇與治療原則之探討:認知行為治療與因應理論之運用〉,發表於「2001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商學院館。(壁報論文)
- 鄭怡世(2001)。〈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經驗之探討:來自實務工作的實證研究〉,發表於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主辦,「前進 e 世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思亮館國際會議廳。
- 紀惠容、鄭怡世(2001)。〈非營利組織間的策略聯盟〉,發表於聯合報系、救國團主辦,「非營利組織之發展與運作研討會」。台北: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
- 紀惠容、鄭怡世(2001)。〈非營利組織現行法令之探討與建議:非營利組織主管機關應扮演的角色〉,發表於財團法人台灣亞洲基金會主辦,「台灣非營利組織法律環境修訂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法學院國際會議廳。
- 鄭怡世(2006)。《台灣戰後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1949-1982年》。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 鄭怡世(1999)。《台灣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模式之探討 - 以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論文獲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獎助)
- 李易駿、邱汝娜、林慧芬、侯東成、鄭怡世、賴月蜜譯(2006)。《解讀社會政策》。台北:群學。(古允文總校閱,國立編譯館主編)
- 魏希聖、鄭怡世譯(2005)。《方案評估:原理與實務》。台北:洪葉。
- 鄭怡世(2019)。《「處境學習」評量指標及評量工具之探究》。教育部108學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PSL1080023)
- 鄭怡世(2018)。《「處境學習」在社會工作研究方法課群中的運用之探究》。教育部107學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PSL107010)
- 鄭怡世(2018)。《行動者、主體性、實踐知識:以「處境學習」及「敍事方法」作為社會工作實踐行動學習路徑及知識生產的可能性探究》。(人文社會學者國內訪問研究計畫,計畫編號:MOST 107-2420-H-029-004 -2R)。
- 鄭怡世(2014)。《台灣脫貧方案中的窮人與社工:以論述分析為方法的探究(二年期計畫)》。(計畫編號:MOST 103-2410-H-029 -027-MY2)
- 鄭怡世(2013)。《論述、權力與社會工作:「批判論述分析」理論的閱讀與方法論的梳理 - 兼以曹小妹事件為觀察起點》。(計畫編號:NSC 102-2410-H-029 -020 -)
- 鄭怡世(2012)。《媒體、新聞論述與社會工作:1987-2007年報紙對社工員報導的框架分析》。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 NSC 101-2410-H-029-027)
- 陳毓文、林娟芬、鄭怡世(2011)。《非營利組織於災難中之整合與合作機制探究:以國內基督教團體因應莫拉克風災為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擔任協同主持人;計畫編號 NSC 99-2420-H-002-006)
- 鄭怡世(2017)。《建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社會工作人員專業訓練研究》。衛生福利部委託研究。
- 鄭怡世、蕭琮琦、張緡鏐、周千郁(2010)。《「Wraparound 用愛包圍與你同在服務方案」實驗計畫方案評估報告》。台中: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 許雅惠、鄭怡世(2006)。《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弱勢兒童少年之外展服務方案方案評估訪視計劃》。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擔任協同主持人)
- 張英陣、謝儒賢、鄭怡世(2003)。《世界各主要國家志願服務推展現況與策略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擔任研究員)。
- 梁信惠、鄭怡世、劉淑翎、江惠玲(2001)。《兒童及少年性交易犯罪行為人輔導教育課程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
- 鄭怡世(1999)。《大台北地區民眾捐款行為調查分析》。陳茂榜文教基金會委託研究。
- 鄭怡世(1998)。《非營利組織捐款人行為分析暨個人勸募策略之研究:以「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為例》。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委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