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秉賢 老師

林秉賢 老師

職稱:助理教授

學歷: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

分機:04-23590121#36517

E-mailmax1028@thu.edu.tw

  維克多 雨果曾在他的著作中將兒童描繪成「直言不諱的麻雀」,並以孩子的真誠作為一種文法:“To depict the child is to depict the city”。詳盡描繪孩子,就能看見城市的未來。

  為了(持續)成為專業助人工作者,像孩子一樣擁抱無知,並像個大人一樣承認有限,是我的學習方法也是我的實務典範取向,因為發展性的處置無法脫離人的主體,而最佳的助人實務與專業知識發展就是讓他們參與其中。

  這些兒童,陪伴我經歷13年的臨床國際社會工作實務,成為我最好的老師。在曾投入的中東約旦王國、南非史瓦帝尼王國、中亞吉爾吉斯共和國、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等國家之兒少福祉與社區發展工作中,體察兒童的成長本身即是發展,為了他們的成功長大,蓋過供水系統、淨水設備、教室到開心農場,發現「人」的需求才是科際合作的本質,因此投入跨專業維度與視角尺度的發展性社會工作研究。

  盼選擇成為助人工作者的新世代,能在我的路徑上,找到以人為本的助人知識與方法,並督促我成為更合宜人的教育者與助人工作者。

經歷

現任: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台中市社工師公會常務理事
台中市/南投縣/嘉義市政府兒童與青少年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
韓國好鄰居基金會 台灣分會 常務理事
臺灣遠山呼喚國際貧童教育協會會務顧問
臺灣科技與社會工作協會秘書長

曾任: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金會國際發展室主任
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監事

研究領域/興趣

專長:國際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發展性社會工作處置、社會工作專業繼續教育、兒童與青少年社會工作
研究領域:國際人道救援與發展性介入方法、參與式社區工作方法、兒少福祉議題、脆弱人口的社會空間發展、科技與社會工作實務運用

開授課程

社會工作概論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研究成果

  • 林秉賢(2023)。〈脆弱家庭社區兒少據點與跳島效應:以兒童的社會空間習得經驗為視角〉,《國家發展研究期刊》(2023.5.25確定刊登)。【TSSCI】
  • 林秉賢(2023)。〈社會保護性系統的範式建立行動:家外安置強化資源平台對困難安置兒童的發展性系統建構契機〉,《社區發展季刊》,183,31-54。
  • 林秉賢、 廖福民(2023)。〈後疫情時代的國際人道援助合作:受援國在地NGO的角色轉變〉,《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11,21-31。
  • 林秉賢、劉心穎(2022)。〈根紮台灣至國際發展:生態轉型觀點下台灣家扶的國際人道援助與發展工作轉型之路〉,《台灣社會福利學刊》,18(1),49-94(TSSCI)。
  • 林秉賢(2022)。〈社會空間度量方法於社會工作實務之運用〉,《靜宜人文社會學報》,16(1),1-22。(THCI)
  • 林秉賢、鍾澤胤(2021)。〈社區復原力在全球危機事件下的運用:以家扶基金會COVID-19國際服務應變計畫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75,241-259。
  • 林秉賢、王君翃、區慧嫻(2021)。〈方案組合管理技術之運用對國際社會工作跨「域」能力之啟示:以家扶基金會國際發展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73,169-184。
  • 林秉賢(2017)。〈台灣執業社會工作者的專業繼續教育生態適配度、專業支持感與專業價值感對專業勝任能力之影響〉,《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6,47-96。(TSSCI)
  • 林秉賢(2017)。〈國際社會福利服務方案的開拓與服務模式-台灣家扶基金會的案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57,328-347。
  • 林珮琪、林秉賢、周大堯(2016)。〈社會工作實習機構的教育設計缺口與行動回應-以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55,268-284。
  • 林秉賢、呂靜淑(2015)。〈華人社會文化脈絡對不孕症婦女之影響及其因應行為——建構社會工作處置增強權能取向之基本策略〉,《兒童青少年與家庭社會工作評論》,3,227-246。
  • 王聖基、林秉賢、林祐誠(2014)。〈社會工作專業人力繼續教育的訓練成效評鑑-訓練成效與經濟效用之評鑑建構〉,《社區發展季刊》,148,303-324。
  • 林秉賢(2014)。〈家庭結構與家庭氣氛對經濟弱勢兒少的福祉影響〉,《靜宜人文社會學報》,8(1),263-294。(THCI)
  • 何素秋、林秉賢、林家緯(2013)。〈社會企業在脫貧策略上的運用-以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實務經驗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43,161-172。
  • 林秉賢(2013)。〈台灣的青少年自立生活方案:服務內涵與工作架構〉,《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4,6-10。
  • 林秉賢(2013)。〈原生家庭在少年自立生活方案的服務意涵與指標初探—風險與轉機中的復原力,《看見兒少》,2,86-103。
  • 林秉賢(2012)。〈從華人社會「自立」與「泛家族」之概念論少年自立生活方案之設計〉,《靜宜人文社會學報》,6(1),227-270。(THCI)
  • 魏季李、林秉賢(2010)。〈以兒少福祉為關注焦點、社區為單位之災後重建方案設計〉,《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7,67-85。
  • 林秉賢(2022)。〈跳島效應:脆弱家庭兒童的社會空間習得經驗〉,第十四屆台灣發展研究年會「發展、韌性與復甦:後疫情與戰爭下的臺灣與區域研究」研討會,台東。
  • 林秉賢、劉心穎(2021)。〈從台灣社會福利變遷看台灣第三部門的國際援助和發展之路:以家扶基金會為案例分析〉,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福利國家與社會團結-疫情下的社會福利典範與創新」,台北。
  • 林秉賢、吳彥明、許芳瑜、劉芮安、許煌明(2020)。〈家庭暴力初級預防資訊傳遞與社區網絡關係之研究〉,司法社會工作國際研討會,台北。
  • Su, Y.H., Lin,P.H.(2019).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Child Sponsorship from Taiwan: Evidence from Mongolia and Kyrgyzstan. H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nge and innovation for a better world: the future of social profession.
  • Lin,P.H.(2019). Taiwan as a Prism: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H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nge and innovation for a better world: the future of social profession.
  • Lin,P.H.(2019). Asia as a method: Government, Academia and Social-Work in Interaction. USA, DC: InterAction Forum 2019.
  • Lin,P.H.(2018). Child Protection in Taiwan-ripple effect and the challenges. Korea, Seoul: ChildFund Korea 70th anniversary international forum: Child protection beyond borders.
  • 林秉賢(2015)。〈我是否是「勝任」的社會工作者? 社工教育的本質與生態思考下的專業繼續教育建構〉,兒少福利服務品質策進研討會,台中。
  • Lin,P.H.(2013). Modeling life satisfaction of Taiwan adolescents in Poverty.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and Health(ICSSH 2013). Los Angeles, CA:USA.
  • 林秉賢、林家緯(2013)。〈1968-2012年台灣學校社會工作在時間軸上的經驗再現:台灣家扶基金會的參與角度與建議〉,學校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變遷社會下的學校與社會工作,台中。
  • 王明仁、林秉賢(2009)。〈國民年金制度對弱勢貧童家庭之保障與影響〉,國民年金的時代意義與未來挑戰研討會,嘉義。
  • 王明仁、林秉賢(2008)。〈家扶基金會國際事務發展工作—延伸國際貧童扶助經驗,深耕蒙古駐點服務〉,國際傳愛,攜手合作-2008國際援助研討會,台北。
  • Cheng,S.F., Cheng,C.W. & Lin,P.H.(2006).The study of stigmatized on Mental Disorder at one Medical University in Taiwan. HK: The 5th global mental Healthy conference of NASW.
  • 林秉賢(2023)。資訊科技與社會工作專業服務。載於曾華源主編《社會工作概論(頁398-420)》。台北:洪葉。
  • 翁慧圓、陳心怡、林秉賢、唐宜楨(2022)。《方案設計與評估》(2版)。台北:洪葉。
  • 林秉賢(2021)。《國際視角中的社會工作行動:參與式社區工作方法》。台北:洪葉。
  • 林秉賢(2016)。《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繼續教育之生態與社會工作專業勝任能力之研究 -以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 曾華源、林秉賢、馮浩主編(2014)。《社會工作實習-學生自我學習指南》。台北:洪葉。
  • 林秉賢(2007)。《體驗式學習團體對非行少年自我調節影響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秉賢老師 社會工作介紹,於2022/08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