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制度」與「人」是近年來的研究興趣與主軸,透過相關的研究我想彰顯出生態脈絡下以關係為本位的反身性社會工作實踐。具體說,我關心源自西方、以變遷媒介自許的社會工作專業,如何在理論與實踐上,與關係千萬重的華人社群進行橋接轉化,以便提昇專業服務品質的相關議題。而這些近年參與各項工作中,對其間所經歷各事或成或敗的綜合反思。
「學做事」大致可以對此總括。它不但觸及對「事」的理解,更精確地說,由於事/情彼此相聯,它還反應了對華人文化下人心、人情、乃至人性的掌握。事/情不理順,非但做不成,即便勉強做成了也做不好。唯有通情、達理,事情才有可能圓滿。
而這些來自於所置身文化乃至包含了社會、政治、與經濟的生態脈絡下,對「學做事」的實務自省與反思,強烈影響近幾年學思方向,它反應在教學中對於人情、面子、關係、報等元素的看重與批判(如社會工作理論、社會工作倫理、社會政策與立法、和社會行政課程中的對此議題的討論,以及專就人情社會與社會工作開設專題等),也反應在近年系列研究中。
我期盼能夠邀請有興趣的同行者,透過行動中認識、行動中反思,和反身性的掌握,一起結合教學、研究、與實務,讓學用緊密聯結,並且適切回應來自實務操作以及理論建構的挑戰。
經歷
曾任
專長
開授課程
研究成果
- 王篤強、李素慶(2022.12)。倫理抉擇中 Reamer 社會工作價值排序指導原則闡釋與商榷。社區發展季刊,(180),103-114。
- Wu, Tian & Wang, Duu-chiang(2022).Peer mentoring support for students with autism in school settings: a concept 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49 (4),561–581.
- 王篤強(2021.12)。高齡社會的跨領域人才培育――樂齡生活與科技學院的理念與設計。社區發展季刊,(176),207-221。
- 吳填、王篤強(2020)。積極心理學取向的殘障大學生生涯適應力團體輔導研究。社會工作與管理,20(1),60-65。
- 鍾耀林、王篤強(2019)。後現代語境下再識社會工作服務對象。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4(2),12-19。【CSSCI】
- 鍾耀林、王篤強(2019)。超越邏輯混亂:重識社會工作專業的實務智慧與致用性。社會建設,6(3),71-81。【CSSCI】
- Boddy, J., O’Leary, P., Tsui, M.S., Pak, C.M., & Wang, D.C.(2018). Inspiring hope through social work practice.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61(4),587-599. DOI:10.1177/0020872817706408【SSCI】
- 王篤強(2016)。居家式照顧服務使用者的服務輸送經驗。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0(1),163-205。(與王秀燕、徐明心、白叙民合著)【TSSCI】
- 王篤強(2016)。當前中國大陸社會工作專業高等教育發展概況。社區發展,155,73-85。
- 王篤強(2016)。臺灣低收入戶老人及其福利服務現況﹕福利供給的預設與反思。當代社會工作學刊,8,1-16。
- 王篤強(2016)。貧困單親婦女就業阻礙的產生機制-生命歷程、角色與生存心態的詮釋模型。中國社會工作研究,13,1-40。【CSSCI】
- 王篤強(2015)。貧困單親媽媽的觀察筆記—生命歷程中的角色與生存心態的解釋。社區發展,151,73-87。社區發展,151,73-87。
- 王篤強(2015)。臺灣中低收入戶有工作能力未就業者的勞動現況與勞動經驗。靜宜人文社會科學報,9(2)。【THCI】
- Wang,D.C. ,and Pak,C.M.(2015). Renq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Behaviour Analysis of Low Income Qualificatio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8(2), 107-121.
- 王篤強(2014)。烽火餘生下的金門:虛幻或真實的福利天堂。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8(2),163-203。【TSSCI】
- 王篤強、白敘民、與徐明心(2014)。人情文化下的求助歷程與策略初探:以經濟弱勢家戶為例。The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Work,48(2),45-62。
- 王篤強(2013)。不工作的窮人或工作卻仍然貧困的窮人:台灣貧困少數族裔的勞動經驗研究。青年研究學報,16(2),92-102。
- 王篤強、陳琇惠、施麗紅(2011)。某縣公部門人員對於志願服務法的理解與相關態度的調查。社區發展季刊,136,468-481。
- 王篤強(2010)。臺灣社會福利民營化的未預期後果:地方政府相關人員「官僚自主性」的初步闡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4(2),91-146。【TSSCI】
- 王篤強(2009)。社會工作電子倡議的應用與省思。社區發展,126,95-109。
- 王篤強(2009)。臺中縣民間福利部門眼中的貧困家戶服務:一項焦點團體的初步分析與感想。社區發展,124,116-132。
- 王篤強 (2007) 。資產脫貧方案的參與意願與實施困境。社區發展, 119 , 56-77 。
- 王篤強 (2007) 。新貧與激活。社區發展, 116 , 123-141 。
- 王篤強 (2006) 。社會工作助人理念的再思考。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4 , 89-110 。
- 王篤強 (2006) 。資產形成式抗貧政策的省思,台灣社會福利學刊, 5(1) , 71-92 。
- 王篤強 (2004) 。為什麼要幫助窮人:一個社會工作者的初步反省,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30 , 3-7 。
- 王篤強 (2002) 。美國九 0 年代福利改革對台灣的可能啟示, 社區發展 , 98 , 183-194 。
- 王篤強(2001)。「強制工作」與「財產累聚」–兩種貧窮對策觀點。社區發展季刊,95,85-95。
- 王篤強、蘇文彬(2001)。志願部門如何維繫可欲之社會價值。社區發展季刊,93,34-41。
- 王德睦,蔡勇美,王篤強、呂朝賢(1999)。薪資所得公平分配判斷原則及其相關因素。台灣社會學刊,22,47-82。(TSSCI期刊)
- 王篤強(1998)。美國八0年代 underclass 問題的省思:問題的預設與解方反省。經社法制論叢,21,445-469。
- 王篤強(1998)。政策與不平等。社區發展季刊,80,189-196。
- 王篤強(1996)。「普遍而且均等給付型式的殘障津貼」其道德基礎檢視與替代。思與言,34(4),121-148。
- 王篤強(1995)。私有化及其對台灣福利政策的意涵(與鄭清霞、呂朝賢合著)。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2),147-74。(TSSCI期刊)
- 王篤強(1992)。臺灣省「低收入戶健康保險」被保險人保險使用滿意程度研究。當代社會工作學刊,2 ,141-161。
- 王篤強(2017)。社會服務契約委外過程中的價值與倫理思索。論文發表於華人社會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研討會,中國山東: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山東省社會工作協會。2017年06月15日。
- 王篤強(2017)。代際正義概念與對社會福利資源分配意涵初探。論文發表於2017年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福利的在地新方向—人口老化、制度慣性與公民意向的對話,台中:亞洲大學:台灣社會福利學會,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2017年05月20日。
- 王篤強(2017)。台灣當前的社會救助:積極脫貧措施現況、方向與省察。論文發表於第二屆兩岸社會保障暨兩岸恢復民間交流交往30周年論壇,福建廈門市京閩酒店: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2017年05月12日。
- 王篤強(2016)。金融社會工作能力建設的反思。發表於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南京大學社會學社會工作與政策系主辦「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2016年會暨加快我國社會工作學科體系建設研討會」。南京:曙光大酒店。2016年10月30日。
- 王篤強(2016)。金融社會工作與能力打造:行為、場域、與時間關係的暫時理解。發表於臺灣社會福利學會、中正大學社福系主辦「2016年臺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2016年05月14日。
- 王篤強(2016)。金融社會工作與能力打造:行為、場域、與時間關係的暫時理解。發表於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主辦「發展性社會工作與金融社會工作推動的檢視與再思考:延續與創新」。新北市:輔仁大學濟時樓9樓。2016年05月5日。
- 王篤強(2016)。發展型社會救助工作趨勢貧困者行為與變遷。發表於主辦「兩岸四地社會工作與法治社會」研討會。澳門: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與社會工作局。2016年03月23日。
- 王篤強(2015)。有工作能力未就業者為什麼要就業?社會救助中的專業判斷—人情、文化脈絡下人類行為理解框架與意涵。發表於台灣社會福利學會主辦「2015年台灣社會福利學會第十四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梁國樹國際會議廳。2015年05月16日。
- 王篤強(2015)。臺灣低收入戶老人現況與福利服務﹕觀點、行為 詮釋與服務輸機制設計。發表於中華救助總會與財團法人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主辦「2015 兩岸社會福利論壇高齡化社會的應對及挑戰研討會」。臺灣:宜蘭。2015年04月09日。
- 王篤強(2013)。台灣中低收入戶有工作能力未就業者的勞動現況與勞動經驗。發表於台灣大學主辦「2013華人社會福利政策國際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2013年10月04日。
- 王篤強(2013)。臺灣中低收入戶有工作能力未就業者的勞動分析。發表於台灣社會福利學會與南京財經大學主辦「第三屆海峽兩岸農村社會保險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江蘇:南京財經大學。2013年10月26日。
- 王篤強(2013)。當前社會救助政策問題與趨勢:積極促進政策批判性省察。發表於浙江大學與中華救助總會主辦「2013年兩岸三地社會福利研討會-社會政策與社會品質」。浙江:浙江大學。2013年07年24日。
- 王篤強(2012)。對資產建設理論的反思。發表於北京大學與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主辦「新生代農民工家庭的社會融入研討會」。北京:北京大學。2012年11月15日。
- 王篤強(2011)。當前社會救助發展方向與積極性政策的省察。發表於世新大學管理學院與中華青年交流協會主辦「兩岸經濟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2011年10月01日。
- 王篤強、陳琇惠(2011)。自主與控制:工部門對於志願服務的想像與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發表於台北大學主辦2011年華人社會工作教育研討會。台北:台北大學。2011年06月01日。
- 王篤強(2010)。人情文化下貧困家戶的求助歷程與策略。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與台灣大學主辦2010年華人社會政策比較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0年12月01日。
- 王篤強(2009)。貧窮與社會排除:積極性政策的內涵與省思。邁向融合的社會:新時代下的社會排除與社會政策回應。台北:台灣大學。2009年12月4-5日。
- 王篤強(2009)。人情文化下的求助歷程與策略初探:以經濟弱勢家戶為例。社會工作者如何「做人」? 社會工作專業倫理、法律與社會文化的拉扯研討會。台北:實踐大學。2009年11月26日。
- 王篤強(2009)。資產脫貧政策構想與批判性的省思。東亞福利體制下脫貧新思維國際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2009年10月28-29日。
- 王篤強(2009)。經濟弱勢家戶的求助歷程-人情文化觀點下的初步探索。2009金融海嘯、家庭與社區實務與學術研討會。南投:暨南大學。2009年10月14-15日。
- 王篤強(2009)。社會工作電子倡議的應用與省思。2009華人社會工作教育國際研討會:「華人社會工作的核心能力」。台北:台北大學。2009年6月9日。
- 王篤強(2009)。台灣社會福利民營化的未預期後果:地方政府相關人員「官僚自主性」的初步闡釋。「健康、照護、工作與退休─新興社會風險與弱勢關懷」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2009年5月24日。
- 王篤強(2008)。婦女與資產形成:對孟加拉尤努斯窮人銀行的一點看法。婦女就業與經濟安全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2008年10月17日。
- 王篤強 (2007)。新管理主義對社會工作的預期與非預期後果。 新管理主義對社會工作專業的挑戰與回應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2007年11月23日。
- 王篤強 (2006)。 偏遠地區少年生活需求之研究:以某縣為例。新世紀台灣弱勢族群家庭社會工作處遇模式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朝陽科技大學。 95-127 。 ( 與白倩如合著 )
- 王篤強 (2005)。資產形成式抗貧對策的源起、預設與限制。二十一世紀社會福利省思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2004年11月25日。
- 王篤強 (2005)。公部門福利服務委外方案中「服務績效」指標的建立與設算 : 一項考慮「工作量」「委託經費」與「服務滿意度」的連動設計。 全球化背景下社會工作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北京: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學會。2004年8月5日。
- 王篤強 (2005)。早期療育服務使用及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中部地區某縣發展遲緩兒童家長為例。兒童少年之社會工作危機問題與處遇研討會。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2004年6月3日。 ( 與黃英琪合著 )
- 王篤強 (2005)。台中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通報轉介與個案管理中心規劃研究。台中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委員會。台中縣政府。2004年5月12日。
- 王篤強 (2005)。志願部門與個性養成研究。社會暨健康政策的變動與創新趨勢:邁向多元整合的福利體制研討會, 2005 年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台灣社會福利學會。2004年5月7日。
- 王篤強 (2005)。志願部門與個性養成研究。 公益、公共、公民: 2005 年第三部門學術論壇。 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2004年4月21日。
- 王篤強(1998)。我國青少年福利政策取向的省思:從「道德作為一種社會建構」而來的啟示” (與曾華源、王秀雯合著)。跨世紀青少年福利研討會。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1998年6月6日。
- 王篤強(1997)。社會工作「規範理論」芻議:一項以分配性公正概念為核心的建構。海峽兩岸及香港地區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本土化:理念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台灣社會學社。1997年4月23日至25日。
- 王篤強(2014)。實習學生在實習安置中應有的倫理行為。在曾華源,林秉賢,馮浩主編社會工作實習-學生自我學習指南。台北:洪葉。235–252。
- 張世雄、王篤強、鄭清霞、呂朝賢、黃志隆(2014)。社會福利概論(2,5章)(修訂再版)。台北:空中大學。
- 曾華源、吳來信、劉淑瓊、王篤強(2013)。社會工作概論(2,13,15,16章)(二版)。台北:空中大學。
- 王篤強譯(2013)。研究倫理及研究方法論。在曾華源主編社會研究法-歷程與實務(R. Schutt原著,2012)。台北:洪葉。75–108。
- 孫健忠與王篤強(2011)。貧窮與社會救助。在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第二版)。台北:巨流。34–68。
- 王篤強譯(2010)。社會福利體系。在曾華源、高迪理主編社會工作概論 :成為一位改變者(E. Segal, K. Gerdes 與S.Steiner原著,2007)。臺北市 :洪葉。40-68。
- 王篤強(2009)。社會救助政策中激活取向的發展與省思。在李瑞金(主編)社會福利國際化與國情化。台北﹕松慧。80-91。
- 王篤強(2009)。社會工作概論(與曾華源、劉淑瓊、吳來信合著)。台北:空中大學。
- 王篤強(2009)。社會福利概論(與張世雄、鄭清霞、呂朝賢、黃志隆合著)。台北:空中大學。
- 王篤強 (2007)。貧窮、文化與社會工作:脫貧行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
- 王篤強 (2007)。社會福利體系,在曾華源、高迪理編「 社會工作概論-成為一位改變者」。台北:洪葉。
- 王篤強 (2002)。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 ( 與王順民等合著 ) 。台北:洪葉。
- 王篤強(1995)。國家的道德危機-福利多元主義觀點下志部門的可能意涵與啟示,收錄於林萬億編台灣社會福利的發展:回顧與展望。台北:五南。279-306。
- 王篤強 (2000) 。道德與社會福利:美國 80 年代主要福利思想的澄清與批判。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
- 王篤強(2017)。臺灣高齡社會照顧的資源分配觀與政策意涵。科技部。
- 王篤強(2012)。中低收入戶有工作能力未就業者促進就業服務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
- 王篤強(2014)。內政部兒童局「建構友善托育環境-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實施計劃」滿意度問卷分析。台北:衛生福利部委託。(2010年至2014年,計執行5年)
- 王篤強、廖美蓮(2010)。《苗栗縣98年少年生活需求調查》。苗栗縣政府委託研究案。
- 王篤強(2009)。臺中縣祥和計畫志願服務運用單位績效評鑑指標規劃研究。台中縣政府委託案。
- 王篤強(2009)。苗栗縣少年生活需求調查。苗栗縣政府。
- 王篤強(2009)。控制 vs.自主:公、私部門對志願服務法的運作與想像(協同主持人陳琇惠)(執行中)。東海大學二梯次能量案。
- 王篤強(2008)。台中縣祥和計劃志願服務團隊評鑑指標研究。台中縣政府。
- 王篤強(2007)。福利民營化下福利輸送體制的變遷(與吳秀照、高迪理合作)。國科會三年期計劃。
- 王篤強 (2007)。宜蘭 縣公部門推動志願服務策略性 規劃之研究。宜蘭縣政府。
- 王篤強 (2006)。 臺中縣 低收入戶福利需求暨脫貧方案規劃研究。台中縣政府。
- 王篤強 (2006)。苗栗縣兒童少年生活需調查。苗栗縣政府。
- 王篤強 (2003)。好人與好公民:台灣志願部門制度環境的批判性檢視。國科會。
- 王篤強 (2003)。台中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綜合規劃。台中縣政府。
- 王篤強 (2002)。 第三部門的理論: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企業、社區部門之間的互動關係探討。國科會 ( 協同主持人 ) 。
- 王篤強 (2001)。志願部門與個性養成。國科會